第283章 掀翻好莱坞?(1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83章 掀翻好莱坞?
  在厚重的歷史中,经常会发生那种情况一件看又一件看似互不关联的小事,脆弱得不值一提,却巧妙地绞成一根导火索,忽然砰的一声引爆大雷。
  进入3月份的美国,便在一种加剧的混乱中动盪不休。
  但是方星河乾净利落地扒开了所有乱局的核心,然后对准要害,一炮轰了过去。
  核心事件:发兵。
  核心利益:石油美元。
  核心玩家:意图巩固定价权的金融资本集团、急需释放军工潜力的军工复合体、无止境渴求垄断的能源集团。
  各个层面中的所有爭端,都围绕上述核心展开。
  不提政治层面,也不提经济层面,单看舆论层面,此次出兵的正义性是斗爭焦点,由此衍生的自由平等公正、保守开放进步等等议题统统都是辅证。
  而在方星河的主导下,哥伦比亚的宣传机器直指问题本源。
  《英雄》忽然成为战爭正义性的代表作。
  最开始做出这一关联的人,是收到了一张20万现金支票的影评人a.0.斯科特。
  斯科特先生是《纽约时报》的首席影评人,以博学多才思想深刻著称。
  他的写作习惯,是將电影置於更广阔的文化、歷史和文学语境中討论,充满智慧和洞察力,在美国东海岸的读者心目中具备无与伦比的地位。
  这一次,他专门写了一篇长评。
  “最近我经常听到一种討论,他们说,《英雄》是一部属於暴君的史诗。
  秦王作为主角的对立面,最终boss,形象实在过於正面。
  他的每一次出场,都充满压迫感、权威感、张力感。
  面对太子誉的疯狂突击,秦王面不改色,面对近在哭尺的刺杀,他愤怒但不歇斯底里这个人物始终从容、雄浑、伟岸、镇定自信。
  並且,他在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態中取得了最终胜利。
  作为普通观眾,我们的立场天然站在故事主角的那边,所以我们理所当然的討厌所有最终boss,这种感情倾向不需要任何理由,但是《英雄》这部杰作对於秦王的塑造却没有流於庸俗。
  秦王不是一个叫人討厌得起来的好莱坞常规坏蛋。
  他並不残暴嗜血、作恶多端、阴险狡诈、扭曲变態,只是一个全力履行自身责任的王者。
  如此设计,恰恰是《英雄》叫人如此难忘的根本原因。
  导演和编剧以更高的视角来处理整个剧情结构,赋予了秦王非同一般的魅力,渲染主体不是浅薄的仇恨,而是时代洪流与个体与之间的系统性矛盾。
  如此一来,太子誉和无名的牺牲便具备了更加浓重的悲情色彩。
  与此同时,也充分尊重了华夏歷史的正確性。
  相当一部分观眾在观影后对秦王这个角色大唱讚歌,认为他是一个特別好的君主。
  这种理解有什么问题吗?
  不,完全没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