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艺术?不艺术?(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马歇尔先生,您有什么问题?”
  《电影围刊》的专栏作者、法国影评人马歇尔,在如此热烈的环境中,悍然提出一项尖锐指责。
  “方导,《少你》確实是一部非常成熟、完整、美好的商业故事片,但是恕我直言,你將深刻复杂的校园霸凌问题拍成了一部堪称童话的唯美青春爱情片,这实在过於庸俗了!
  我们都很清楚,念和小北的互相救赎是一件只有极微小概率发生在现实中的偶然事件,你用美好幻想冲淡了本该深刻、严肃、黑暗、绝望的宏大宿命感,让影片从一件出眾的艺术品变成了一件庸俗的商品。
  或许它会变得更好卖了,我相信会有很多观眾喜欢它,但是,你並不缺钱,你早已经是眾所周知的富豪,我十分不理解並且痛心,你为什么要这样拍?
  难道你只打算永远做一个被大眾追捧的偶像,而不想走进艺术的深处,做一位受人敬仰的大师吗?”
  这话嘮的,好他妈傲慢。
  你替我痛心你妈呢?
  然而,他的发言,还是激起现场好一部分“艺术家”的共情,大约四分之一的观眾为他的仗义直言热烈鼓掌。
  是的,哪怕方版《少你》已经是一部相当优秀的好电影,可是仍然有人不满意这个圆满结局。
  你怎么能大团圆呢?
  你怎么能够不一黑到底呢?
  在坎城,这种现象相当突出。
  这种舆论风向,也是《少你》想要拿奖的最大阻碍。
  方星河当然承认,真正的艺术必然曲高和寡,任何品类的艺术往深处走都会有越来越高的门槛。
  能够让所有人都喜欢的东西一定不是艺术,是他妈神术。
  但这並不意味著,大眾喜欢的流行性、通俗性作品就没有价值了,正相反,大眾艺术一定比文化艺术具备更高强度的社会价值。
  现在这年月,听bevond的瞧不起听杰伦的,听杰伦的瞧不起听刀郎的,听刀郎的瞧不起听二人转的,但是听二人转的也没有处於鄙视链最下端一未来,他们还可以瞧不起听喊麦的。
  然而问题的根本在於—
  -掌握著艺术定义权的那一小部分人,到底有没有资格取缔审美层次不高的下层大眾的精神需求,用审判的方式去隔绝他们自娱自乐的需要?
  方星河认为,谁也没有这种资格。
  所以他极度厌恶这中高高在上的审判式批评。
  我不骂你,你是不是贼拿自己当根葱?
  方星河缓缓环视台下,收敛音量,平静陈述。
  “马歇尔先生,让我们来聊聊这个问题。
  回归创作主题,我想揭示什么?
  並没有。
  现象一直摆在那里,每个人都看得到,並不需要我来揭示。
  我也並不想抨击什么。
  校园霸凌不是一个能够依靠抨击某一部门、某一群体、某一文化所能解决的简单问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