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相公将军思量远(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叶义问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因为按照刘淮的说法,这封报功文书必须得经过他的手上报才能算是合法文件。
  虽然越级上报在各行各业都算是重大忌讳,但叶义问在平日里也见过不少想要出风头的下级官吏,想要用这种方法来一步升天,也因此,推己及人,叶义问觉得自己在虞允文的位置上,也可以为了宰执地位玩一把大的。
  然而此时刘淮却告诉他,军事与政务是不同的,因为军队是要跟敌人决生死的,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所,不可以不查也。也因此,军中是不可以讨价还价的,军事长官理论上必须要一言九鼎,也可以有一言九鼎的权力。
  身为枢密相公,叶义问不使用这番权力是因为他不知兵,是因为他尊重朝廷,是因为政治惯例,唯独不是他没有。
  虞允文本身也根本不想因为区区争功之事,跟一名枢密使翻脸。
  叶义问已经老了,虞允文却还年轻,在政坛上属于壮年,若是叶义问真的恼羞成怒,请出“义问到处,如朕亲行”的王命旗牌,别说杀人了,将虞允文打一顿,打断腿了该如何是好?
  刘淮叹了口气说道:“叶相公再想一下,既然我们这些在淮西奋死之人不可能撇下叶相公,而建康那些人也知道我们不可能撇下叶相公,他们又为什么要将叶相公推到最前面,发大军来巢县呢?”
  叶义问脸色已然铁青。
  刘淮却没有停嘴,继续说道:“叶相公需要总揽两淮战事,不只是淮西,淮东也是要管的。
  而现在,淮西大胜,已经快要光复,原本应该发往淮东的大军却想要来淮西,那么淮东该如何是好呢?若是朝廷询问战况,叶相公难道说要不管淮东,将金军礼送出境吗?”
  刘淮的意思很简单。
  叶义问身为枢密相公,也是前线总指挥,两淮发生的好事坏事都绕不过他,淮西有他的功劳,淮东也有他的责任。现在虞允文已经明确表示,淮西的功劳不可能绕过叶义问时,那么撺掇着他放弃追击淮东之敌的张子盖等人就是其心可诛了!
  这些王八蛋分明是牺牲了他叶义问的政治前途,忽悠着他顶在前面,为建康诸将火中取栗!
  叶义问脸色青灰,不多时又变得赤红,简直是又羞又恼。
  按说他也是宦海沉浮许多年老牌士大夫,即便外置军事大脑回路陆游此时在淮西,只要静下心来捋一捋,也能将事情想明白。
  然而叶义问却被蝇头小利迷了眼睛,将来到巢县当作了天大的一件事,反而没有了统筹全局的意识。
  “刘大郎,贤侄。”叶义问将文书递给身旁的亲卫,随后上前握住了刘淮的双手,诚恳说道:“老夫仓促前来,是因为担心淮西战事,因为所有人都在说大宋惨胜,接下来难以收复淮西,你且跟我说一句实话,淮西还有没有危险?”
  刘淮哭笑不得:“金贼大军已经被击溃,阵斩俘获之人高达两万,连金主完颜亮都被擒获了,金贼哪还有战力?接下来只需要按部就班向北进发,收复失地即可。”
  “那就好,那就好。”叶义问连连点头:“那老夫现在就率军回淮东。”
  刘淮苦笑摇头:“已经来不及了,若是一开始便沿着运河向北进发,也许还可以抓住徒单贞的尾巴,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叶义问连连叹气:“贤侄,事到如今,可还有一二言语能教我?”
  刘淮点头:“不敢说教。却还有劝谏之言,其一,让这些废物全都回去,派遣一支军纪尚可的兵马,收复淮东失地,人数不用太多,军纪却要好。
  两淮残破,正是需要粮食救济的时候,万万不能再浪费了。而且淮西确实没有粮食养他们了。”
  说着,刘淮指了指身侧的裕溪:“金贼的船队都被烧了,沉在了裕溪之中,河道堵塞,难以转运,淮西缺粮绝对不是什么敷衍之语。”
  叶义问重重点头,刘淮又说道:“其二,完颜亮与他那群臣子内侍,还请由叶相公带到朝中,刘都统、成总管、李总管等大将也会跟随回朝,到时候上报朝廷以作表功。”
  叶义问浑身一颤,并且迅速激动的战栗起来。
  这个功劳叶义问之前都没有想过,因为这是淮西诸将取得何等丰功伟绩的证据,若是强抢,可就真的要撕破脸了。
  原本以为是虞允文要做此事,现在看来,虞允文竟然依旧想要将如此大的功劳让给他,由叶义问带头去做。
  这是何等的荣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