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内贼丛生(2 / 3)
诸葛亮问的很直接,诸葛瑾也不含糊:“你要协助苏则调查,百余人配属给你,不是让你督率这些吏士杀人的。一纸令文,三辅郡县皆可为你所用。所以这百余人,是你的护卫。事不可为,撤往陈仓即可。”
看着沉思的弟弟,诸葛瑾又说:“苏则若是查明后不肯动手,你也不要动手。查明一切,上报太师、太傅知晓即可。如今太师击溃韩遂大军,凉州这里只剩下逆贼宋建一股而已。”
诸葛亮听到他说话的这种语气,就已经断定赵基、幕府没有一举解决凉州问题的决心和态度了。
就现在的战况而言,凉州已经失去在西部作乱、呼应关东叛军的可能性。
凉州的那点赋税真不重要,丢失凉州带来的边患其实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凉州汉胡联合后能有十几万规模,哪怕这支联合军队每次聚集后游而不击,甚至勒兵不动,都会在战略上牵制晋军。
其次是凉州有大量潜匿于汉胡豪帅的人口,这些人口没有吏籍于郡县……面对这种承受帝国庇护,又不肯做贡献的非法人口,晋军上下的态度其实是一致的。
最后就是凉州是产马地,这就不能直接放弃……就算暂时放弃,也要迁徙人口,充实朔方各郡,将凉州地区的马匹生产、交易渠道破坏掉。
至于会不会破坏联通西域的渠道与传统,战争进行到眼前这一步,西域各邦的臣服其实并不重要。
晋阳的监国皇后不缺西域各邦进贡的番方特产,也不缺这点贡物带来的正统性加持。
许都的天子方面更是拿西域各邦没用,西域各邦就算组建联军,又能组建多少勤王兵马?
暂时搁置西域问题,也可以流放某些不好安置的人,让他们去治理西域。
能治理好最好,治理不好或勾结各城邦、行国发动叛乱……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因此综合西域、凉州各项问题后,大军掠夺人口后撤返河朔、秦晋之地即可。
反正边地人口就如草一样,今年割走一茬,明年又会有许多从苦寒贫瘠之地迁徙而来的人口,到时候再收割就行了。
诸葛亮大致上能摸清楚赵基的治国、用兵思路,可以用粗暴来形容。
粗暴的另一种形容方式就是阳谋,赵基根本不怕凉州中西部被诸胡再次占据。
对待有迁徙欲望的诸胡,赵基的态度很明确:欢迎入住。
反正凉州目前的汉羌人口,被迁徙后又不会尽数处死。
有点类似于口嚼酒,只是吞到嘴里咀嚼一番,最后还是要释放许多人返回本籍。
这个咀嚼过程,就是在摧毁各种粗纤维组织。
而关中、河东、晋阳以及朔方,基本上都经历了类似的咀嚼。
可现在赵太师顾虑晋阳生变……所以政变发生的方式几乎已经可以说是固定了,就要看是谁要发难、动手。
政变方是没有私兵的,甚至拿不到各级军队的支持。
对方能做文章的只有监国皇后的控制权,以及太傅赵彦。
想到外姓的操作难度,诸葛亮已经不敢继续深入推敲下去。
难怪苏则去了关中调查,迟迟不做回应。
这种事情,有嫌疑的人就抓住狠狠拷打。
能承受拷打并证明忠诚、无辜的人,那肯定是忠贞之士,以后自然可以放心提拔。
没有承受住拷打的,可能是身体不行,这种人也不适合提拔、委以大任。 ↑返回顶部↑
看着沉思的弟弟,诸葛瑾又说:“苏则若是查明后不肯动手,你也不要动手。查明一切,上报太师、太傅知晓即可。如今太师击溃韩遂大军,凉州这里只剩下逆贼宋建一股而已。”
诸葛亮听到他说话的这种语气,就已经断定赵基、幕府没有一举解决凉州问题的决心和态度了。
就现在的战况而言,凉州已经失去在西部作乱、呼应关东叛军的可能性。
凉州的那点赋税真不重要,丢失凉州带来的边患其实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凉州汉胡联合后能有十几万规模,哪怕这支联合军队每次聚集后游而不击,甚至勒兵不动,都会在战略上牵制晋军。
其次是凉州有大量潜匿于汉胡豪帅的人口,这些人口没有吏籍于郡县……面对这种承受帝国庇护,又不肯做贡献的非法人口,晋军上下的态度其实是一致的。
最后就是凉州是产马地,这就不能直接放弃……就算暂时放弃,也要迁徙人口,充实朔方各郡,将凉州地区的马匹生产、交易渠道破坏掉。
至于会不会破坏联通西域的渠道与传统,战争进行到眼前这一步,西域各邦的臣服其实并不重要。
晋阳的监国皇后不缺西域各邦进贡的番方特产,也不缺这点贡物带来的正统性加持。
许都的天子方面更是拿西域各邦没用,西域各邦就算组建联军,又能组建多少勤王兵马?
暂时搁置西域问题,也可以流放某些不好安置的人,让他们去治理西域。
能治理好最好,治理不好或勾结各城邦、行国发动叛乱……也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因此综合西域、凉州各项问题后,大军掠夺人口后撤返河朔、秦晋之地即可。
反正边地人口就如草一样,今年割走一茬,明年又会有许多从苦寒贫瘠之地迁徙而来的人口,到时候再收割就行了。
诸葛亮大致上能摸清楚赵基的治国、用兵思路,可以用粗暴来形容。
粗暴的另一种形容方式就是阳谋,赵基根本不怕凉州中西部被诸胡再次占据。
对待有迁徙欲望的诸胡,赵基的态度很明确:欢迎入住。
反正凉州目前的汉羌人口,被迁徙后又不会尽数处死。
有点类似于口嚼酒,只是吞到嘴里咀嚼一番,最后还是要释放许多人返回本籍。
这个咀嚼过程,就是在摧毁各种粗纤维组织。
而关中、河东、晋阳以及朔方,基本上都经历了类似的咀嚼。
可现在赵太师顾虑晋阳生变……所以政变发生的方式几乎已经可以说是固定了,就要看是谁要发难、动手。
政变方是没有私兵的,甚至拿不到各级军队的支持。
对方能做文章的只有监国皇后的控制权,以及太傅赵彦。
想到外姓的操作难度,诸葛亮已经不敢继续深入推敲下去。
难怪苏则去了关中调查,迟迟不做回应。
这种事情,有嫌疑的人就抓住狠狠拷打。
能承受拷打并证明忠诚、无辜的人,那肯定是忠贞之士,以后自然可以放心提拔。
没有承受住拷打的,可能是身体不行,这种人也不适合提拔、委以大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