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北伐失败,临安政变(4 / 7)
完颜纲怒喝:“再不走,咱们连长安都回不去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回到长安,咱们还有机会卷土重来。”
完颜纲猛地攥紧拳头,语气带着决绝:“庆阳就是一块有毒的饼子,看似快要攻破,实则是李骁的陷阱。”
“咱们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等北疆军主力赶来,定会被里应外合,全军覆没。”
将领们虽有不甘,却也知道形势危急,只能遵令行事。
金军开始匆忙撤军,原本正准备猛攻城头的士兵们纷纷归队,朝着长安方向逃窜。
城头上的林大壮看到金军撤退,便明白东线战事已定,李骁与李东江率领的主力,已经打败了金军。
顿时放声大笑:“金狗跑了,大都护的计策成了。”
“兄弟们,咱们赢了。”
北疆军士兵们纷纷欢呼起来,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庆阳城下的硝烟渐渐散去,关中的战局,也从此刻起,彻底倒向了北疆军。
……
与此同时,中原战场的败报已如雪般飘向南宋都城临安。
中路军,原本计划从淮南出兵,直取金国开封,却在唐州遭遇金军主力伏击。
金军利用骑兵优势,绕至宋军后方切断粮道,再正面发起猛攻,宋军阵脚大乱,士兵们纷纷弃械逃亡。
此战,宋军死伤上万人,逃亡被俘者不计其数,建制几乎被打散。
东路军虽然是宋军主力,但处境更为凄惨。
原本想从扬州北上,与中路军形成夹击之势,却低估了金军的防御强度。
金军依托城池坚守,待宋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时,突然发起反击,不仅收复了此前丢失的城池,还乘胜追击。
一路向南推进,如今已攻入宋国境内,兵锋直指长江沿岸的建康、蕲州,距离临安仅剩数百里路程。
就在宋军节节败退之际,金国的国书也送到了临安皇宫。
国书措辞强硬,字字如刀:“宋廷背盟北伐,犯我疆土。”
“今我大金已整兵南下,若宋廷不斩主战首恶韩侂胄,献其首级以示诚意,我军定将攻破临安,使其沦为第二个开封。”
这份国书如同一颗炸雷,在南宋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史弥远为首的主和派官员率先发难,在朝堂上跪地哭诉:“陛下,臣早说过,北伐之举实为不智。”
“我大宋兵力远逊于金国,如今兵败如山倒,金军已逼近长江,若再不听从金国要求,临安危在旦夕啊!”
“是啊陛下!”
另一名主和派官员附和道:“韩侂胄执意北伐,不顾国库空虚、士兵疲惫,如今闯下大祸,理当以死谢罪。”
“只有斩杀韩侂胄,才能平息金国怒火,保住临安百姓。”
朝堂上的争论声此起彼伏,原本坚定支持北伐的宋宁宗,看着中原战场的败报与金国的最后通牒,脸色愈发凝重,眼中的坚定渐渐被动摇。 ↑返回顶部↑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回到长安,咱们还有机会卷土重来。”
完颜纲猛地攥紧拳头,语气带着决绝:“庆阳就是一块有毒的饼子,看似快要攻破,实则是李骁的陷阱。”
“咱们要是继续留在这里,等北疆军主力赶来,定会被里应外合,全军覆没。”
将领们虽有不甘,却也知道形势危急,只能遵令行事。
金军开始匆忙撤军,原本正准备猛攻城头的士兵们纷纷归队,朝着长安方向逃窜。
城头上的林大壮看到金军撤退,便明白东线战事已定,李骁与李东江率领的主力,已经打败了金军。
顿时放声大笑:“金狗跑了,大都护的计策成了。”
“兄弟们,咱们赢了。”
北疆军士兵们纷纷欢呼起来,疲惫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庆阳城下的硝烟渐渐散去,关中的战局,也从此刻起,彻底倒向了北疆军。
……
与此同时,中原战场的败报已如雪般飘向南宋都城临安。
中路军,原本计划从淮南出兵,直取金国开封,却在唐州遭遇金军主力伏击。
金军利用骑兵优势,绕至宋军后方切断粮道,再正面发起猛攻,宋军阵脚大乱,士兵们纷纷弃械逃亡。
此战,宋军死伤上万人,逃亡被俘者不计其数,建制几乎被打散。
东路军虽然是宋军主力,但处境更为凄惨。
原本想从扬州北上,与中路军形成夹击之势,却低估了金军的防御强度。
金军依托城池坚守,待宋军久攻不下、士气低落时,突然发起反击,不仅收复了此前丢失的城池,还乘胜追击。
一路向南推进,如今已攻入宋国境内,兵锋直指长江沿岸的建康、蕲州,距离临安仅剩数百里路程。
就在宋军节节败退之际,金国的国书也送到了临安皇宫。
国书措辞强硬,字字如刀:“宋廷背盟北伐,犯我疆土。”
“今我大金已整兵南下,若宋廷不斩主战首恶韩侂胄,献其首级以示诚意,我军定将攻破临安,使其沦为第二个开封。”
这份国书如同一颗炸雷,在南宋朝堂上掀起轩然大波。
史弥远为首的主和派官员率先发难,在朝堂上跪地哭诉:“陛下,臣早说过,北伐之举实为不智。”
“我大宋兵力远逊于金国,如今兵败如山倒,金军已逼近长江,若再不听从金国要求,临安危在旦夕啊!”
“是啊陛下!”
另一名主和派官员附和道:“韩侂胄执意北伐,不顾国库空虚、士兵疲惫,如今闯下大祸,理当以死谢罪。”
“只有斩杀韩侂胄,才能平息金国怒火,保住临安百姓。”
朝堂上的争论声此起彼伏,原本坚定支持北伐的宋宁宗,看着中原战场的败报与金国的最后通牒,脸色愈发凝重,眼中的坚定渐渐被动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