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北疆第七镇,再见临安(4 / 7)
随后,李骁任命拔里阿剌为灵州将军,率领第七镇驻守河套。
免去李东江西州将军之职,任命为咸阳将军,率领第二镇驻守渭北,并且统筹协调对金防御战事。
等李骁率领第一镇返回龙城之后,北疆留在对金前线的兵团,仍将保持四镇兵力。
从南向北依次为:陇右的第四镇,负责防备金国从秦州方向反扑,并维系与宋国的联系。
渭北的第二镇,直面长安金军,为防御核心。
河套的第七镇,守护后方粮仓并策应东西两线。
漠北的第六镇,防备金国从介壕防线突袭,同时牵制金国北疆兵力。
四镇互为犄角,形成完整的对金防御体系。
完成扩军之后,每镇精锐兵力将会达到两万,分步骑炮三军,同时还有众多牧屯兵万户,一旦与金国开战,可直接调动兵力将有十几万人。
军政部署告一段落后,李骁将重心转向民生与生产,对着营田司参军高忠义说道:“高忠义,任命你为渭北巡抚,即刻前往渭北赴任。”
“本王会给你调拨一批伤残与转业军官,作为基层官员协助你开展事务。”
“你的首要任务,便是抓好秋收与秋种,确保渭北粮食丰收。”
他语气凝重,强调道:“关中、陇右、河西走廊、河套这些地区的粮食产量,今后要供养十万大军,压力极大。”
“生产才是第一要务,只有粮食充足,咱们才能在对金对峙中占据主动,才能有底气继续发动东征。”
成为了渭北巡抚的高忠义自然高兴,但压力也是巨大的,毕竟关中刚刚经历战乱,百废待兴,恢复生产的难度不小。
高忠义重重声音说道:“末将定不负大王嘱托,全力以赴做好秋收秋种,确保粮食供应,为大军提供坚实后盾。”
李骁缓缓地点头:“本王信你。”
十月,银川府传来消息,吕氏为李骁生下一个儿子。
吕氏本是夏国汉人,曾是夏国前国主李纯祐的妃子,在李骁平定夏国后,被纳入府中,仅宠幸两个月便侥幸怀有身孕。
如今顺利诞下儿子,不仅让吕氏欣喜若狂,其家人也跟着水涨船高,从原本的战俘身份,一跃成为秦王亲属,彻底跨越了阶级鸿沟。
李骁为这个儿子取名“李世晴”。
十月中旬,李骁的另一位夫人李灵阳也顺利生产,只不过诞下的是一个女儿。
李骁同样十分欣喜,为公主取名“李婉月”。
与此同时,此次宋国的和亲公主已经选定,名为赵玥。
其父亲是宋宁宗赵扩的堂弟沂王赵抦。
因赵扩无女,便从皇室近宗中挑选了赵玥,册封为“顺义公主”。
当“和亲北疆”的旨意传到沂王府时,赵玥正在临摹宋词,那张明媚绝美的容颜,瞬间哭丧低落起来。
她早听过北疆的传闻,那是个冰天雪地的苦寒之地,冬天是真的能冻死人。
而她自小在临安长大,锦衣玉食,哪里禁得住那般严寒?
“母妃,女儿不嫁。” ↑返回顶部↑
免去李东江西州将军之职,任命为咸阳将军,率领第二镇驻守渭北,并且统筹协调对金防御战事。
等李骁率领第一镇返回龙城之后,北疆留在对金前线的兵团,仍将保持四镇兵力。
从南向北依次为:陇右的第四镇,负责防备金国从秦州方向反扑,并维系与宋国的联系。
渭北的第二镇,直面长安金军,为防御核心。
河套的第七镇,守护后方粮仓并策应东西两线。
漠北的第六镇,防备金国从介壕防线突袭,同时牵制金国北疆兵力。
四镇互为犄角,形成完整的对金防御体系。
完成扩军之后,每镇精锐兵力将会达到两万,分步骑炮三军,同时还有众多牧屯兵万户,一旦与金国开战,可直接调动兵力将有十几万人。
军政部署告一段落后,李骁将重心转向民生与生产,对着营田司参军高忠义说道:“高忠义,任命你为渭北巡抚,即刻前往渭北赴任。”
“本王会给你调拨一批伤残与转业军官,作为基层官员协助你开展事务。”
“你的首要任务,便是抓好秋收与秋种,确保渭北粮食丰收。”
他语气凝重,强调道:“关中、陇右、河西走廊、河套这些地区的粮食产量,今后要供养十万大军,压力极大。”
“生产才是第一要务,只有粮食充足,咱们才能在对金对峙中占据主动,才能有底气继续发动东征。”
成为了渭北巡抚的高忠义自然高兴,但压力也是巨大的,毕竟关中刚刚经历战乱,百废待兴,恢复生产的难度不小。
高忠义重重声音说道:“末将定不负大王嘱托,全力以赴做好秋收秋种,确保粮食供应,为大军提供坚实后盾。”
李骁缓缓地点头:“本王信你。”
十月,银川府传来消息,吕氏为李骁生下一个儿子。
吕氏本是夏国汉人,曾是夏国前国主李纯祐的妃子,在李骁平定夏国后,被纳入府中,仅宠幸两个月便侥幸怀有身孕。
如今顺利诞下儿子,不仅让吕氏欣喜若狂,其家人也跟着水涨船高,从原本的战俘身份,一跃成为秦王亲属,彻底跨越了阶级鸿沟。
李骁为这个儿子取名“李世晴”。
十月中旬,李骁的另一位夫人李灵阳也顺利生产,只不过诞下的是一个女儿。
李骁同样十分欣喜,为公主取名“李婉月”。
与此同时,此次宋国的和亲公主已经选定,名为赵玥。
其父亲是宋宁宗赵扩的堂弟沂王赵抦。
因赵扩无女,便从皇室近宗中挑选了赵玥,册封为“顺义公主”。
当“和亲北疆”的旨意传到沂王府时,赵玥正在临摹宋词,那张明媚绝美的容颜,瞬间哭丧低落起来。
她早听过北疆的传闻,那是个冰天雪地的苦寒之地,冬天是真的能冻死人。
而她自小在临安长大,锦衣玉食,哪里禁得住那般严寒?
“母妃,女儿不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