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顺应时代,顶尖的大米品牌(2 / 3)
反正【农优精品016】的推广也需要一个过程,这么安排应该是合適的。
“这是一个好主意,我晚上就打电话,让张楚明天过来一趟。”
蔡桐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瑶岭大米】已经是驰名全国的大米品牌,旗下也应该有不同档次的多个品种的大米。
目前公司出產的各类稻种很多,显然食品公司米厂的发展有些滯后了。
翌日。
方惟一早来到了办公室,先处理了几件公务,然后开始看文件。
临近中午的时候,蔡桐和张楚联袂走了进来。
他请二人落座,工作人员送来了茶水。
“老张,米厂这边应该有所改变才行。现在你们的品种只有【南光四號】,这款稻种虽然不错,但却依靠种植户供应稻穀,有著天然缺陷。”
方唯稍后对米厂的现状表示了不满,说实话,张楚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辣椒酱厂,其他食品公司的所属的厂子明显有所疏忽。
“是啊,张经理,你这是抱著金饭碗喝稀粥,完全没有发挥出专业的优势,咱们瑶岭农业的强项就是稻种,你应该在这方面多想办法。”
蔡桐也敲打了张楚一句,对方倒是没有为自己辩解,当场就承认了错误。
不过,他还是有些心虚,生怕自己无法驾驭新的局面。
“支书,蔡总,我是担心销售问题,所以才迈不开步子。今年咱们和人家的授权合同就到期了磨豆腐已经明確说了不再续约,所以我也不敢增加品种。”
之前,【农优82】是授权给一家粮食企业的,对方利用种植这个品种稻穀,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但对方似乎对这个品种大米的定价不太满意,决定放弃后续的合作。
这件事对张楚的触动很大,所以他在大米这一块才会这么保守。
“咱们有完整的產业链,更应该深挖潜力才对。我是这样考虑的,秈稻精品主推【南光四號】,秈稻主力品种主推【南光五號】。
而粳稻呢,咱们也有两款。粳稻精品主推【农优精品016】,粳稻主力品种主推【农优82】,这样的话,高中低档都全齐了。
咱们从下一季开始,米厂的原材料一律不再外购,全部实行自產自销,严格控制產量以及產品的品质。”
方唯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公司的稻种可以外销,但公司种植的稻穀则一律供应米厂。
而且米厂不再外购稻穀,这四个品种稻子都由各基地种植,这样才能保证原材料的安全。
这其中有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公司出產的稻穀都是在【种植区】內种植的,无论是產品和品质,都比其他地方种植的水稻品质更高。
这个差距是无法弥补的,一样的稻种种出来的稻穀,在產量和品质上都会有所差距,特別是在口感和味道上的差距更大。
方唯打算好好经营【瑶岭大米】这个品牌,以前是条件不具备,公司没那么多的土地。现在公司已经拥有50万亩的水稻种植基地,不好好利用的话,岂不是太可惜了?
“好的,支书,我们会按照你的指示做好这些事的。”
蔡桐和张楚纷纷表態,一定要经营好【瑶岭大米】这个品牌。
剩下就是和种植户解约的事情,这个问题倒不大,收购上来之后可以再按照散装大米出售。虽然这中间的没什么利润,但慢慢过渡,合同到期不续,不至於產生太大的后遗症。
其实,这两年种植户也在快速的减少,种田真的不如外出打工,年轻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收购水稻的数量快速递减,也是方唯下决心改变的主要原因。
现在不改变,真到了原材料无以为继的那一天,【瑶岭大米】这个品牌怕是会废了。 ↑返回顶部↑
“这是一个好主意,我晚上就打电话,让张楚明天过来一趟。”
蔡桐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瑶岭大米】已经是驰名全国的大米品牌,旗下也应该有不同档次的多个品种的大米。
目前公司出產的各类稻种很多,显然食品公司米厂的发展有些滯后了。
翌日。
方惟一早来到了办公室,先处理了几件公务,然后开始看文件。
临近中午的时候,蔡桐和张楚联袂走了进来。
他请二人落座,工作人员送来了茶水。
“老张,米厂这边应该有所改变才行。现在你们的品种只有【南光四號】,这款稻种虽然不错,但却依靠种植户供应稻穀,有著天然缺陷。”
方唯稍后对米厂的现状表示了不满,说实话,张楚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辣椒酱厂,其他食品公司的所属的厂子明显有所疏忽。
“是啊,张经理,你这是抱著金饭碗喝稀粥,完全没有发挥出专业的优势,咱们瑶岭农业的强项就是稻种,你应该在这方面多想办法。”
蔡桐也敲打了张楚一句,对方倒是没有为自己辩解,当场就承认了错误。
不过,他还是有些心虚,生怕自己无法驾驭新的局面。
“支书,蔡总,我是担心销售问题,所以才迈不开步子。今年咱们和人家的授权合同就到期了磨豆腐已经明確说了不再续约,所以我也不敢增加品种。”
之前,【农优82】是授权给一家粮食企业的,对方利用种植这个品种稻穀,创立了自己的品牌。
但对方似乎对这个品种大米的定价不太满意,决定放弃后续的合作。
这件事对张楚的触动很大,所以他在大米这一块才会这么保守。
“咱们有完整的產业链,更应该深挖潜力才对。我是这样考虑的,秈稻精品主推【南光四號】,秈稻主力品种主推【南光五號】。
而粳稻呢,咱们也有两款。粳稻精品主推【农优精品016】,粳稻主力品种主推【农优82】,这样的话,高中低档都全齐了。
咱们从下一季开始,米厂的原材料一律不再外购,全部实行自產自销,严格控制產量以及產品的品质。”
方唯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公司的稻种可以外销,但公司种植的稻穀则一律供应米厂。
而且米厂不再外购稻穀,这四个品种稻子都由各基地种植,这样才能保证原材料的安全。
这其中有深层次的问题,那就是公司出產的稻穀都是在【种植区】內种植的,无论是產品和品质,都比其他地方种植的水稻品质更高。
这个差距是无法弥补的,一样的稻种种出来的稻穀,在產量和品质上都会有所差距,特別是在口感和味道上的差距更大。
方唯打算好好经营【瑶岭大米】这个品牌,以前是条件不具备,公司没那么多的土地。现在公司已经拥有50万亩的水稻种植基地,不好好利用的话,岂不是太可惜了?
“好的,支书,我们会按照你的指示做好这些事的。”
蔡桐和张楚纷纷表態,一定要经营好【瑶岭大米】这个品牌。
剩下就是和种植户解约的事情,这个问题倒不大,收购上来之后可以再按照散装大米出售。虽然这中间的没什么利润,但慢慢过渡,合同到期不续,不至於產生太大的后遗症。
其实,这两年种植户也在快速的减少,种田真的不如外出打工,年轻劳动力的大量流失,收购水稻的数量快速递减,也是方唯下决心改变的主要原因。
现在不改变,真到了原材料无以为继的那一天,【瑶岭大米】这个品牌怕是会废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