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毁灭天灾!(2 / 4)
只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这件事情到底有什么危险?星兽们都在车里星系,是否意味着凡是靠近恒星的地方都不再安全?
自己要不要也开始撤离?
李青松的无数颗大脑立刻进入到了高速运转状态。但很快,李青松便通过另外的渠道找到了正确的应对方案。
自己大概率是不必撤离的。原因很简单,更多汇聚而来的信息表明,那些星兽其实并不仅仅只是在撤离星系,而是主动朝着某一个方向汇聚。
所有撤离星兽的运动方向全都一致,全都是朝着那颗刚刚出现不久的恒星的!
它们只是在前往那颗恒星而已,并不是在撤离星系!
这样的话……自己还是老实呆着比较好。
下达了全员警戒的命令,将自身所有设施防护等级提升到最高,同时趁着这段时间继续进行着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全力填补着之前因为战争而造成的防御空白,李青松开始了默默的等待。
无论这颗恒星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无论那些星兽前往那颗恒星是想做什么,都不是自己能插手能干预的。既然如此,那就老实等着就好。
李青松仍旧在密切关注着星兽国度之中的变化。于是没过多久,他又看到了一件以往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那头位于国度中央的空间级星兽,在自身身体舒展到极限之后,伴随着一阵光影变幻,那庞大的身体骤然消失。
消失了?
是也展开超光速航行了吗?如果是的话,那航行方向是哪里?也是那颗恒星吗?
如果是的话,那么……这一整个星兽国度,一百多个引力级星兽,十几个暗力星兽,一个空间级的星兽,全部都在向那颗恒星汇聚?
那颗恒星到底有什么魔力?
以及……这其中有没有我能利用的地方?
李青松心念电转,终于做出决定。
通过超距通讯,属于李青松掌控之下的,距离那颗新出现恒星最近的一些无人探测飞船、卫星、望远镜等,同样开启加速,向着那颗恒星飞了过去。与此同时,各种深空探测装置同样调转朝向,对准了那颗恒星。
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间隔约5.5光年的探测,并没能探测出什么情报。
那颗恒星在深空望远镜的镜头之中仍旧影影绰绰,看不清细节。
这很不正常。5.5光年的距离可以算是很近了,一颗恒星,怎么也不可能看不清楚。
带着心中的一点疑惑,李青松默默等待着。
几个月的时间后,距离那颗新出现恒星最近的一批深空探测装置机动到了合适的地方,将距离缩短到了不足1光年。
新一次观测随之开始。
当新的观测资料到来之时,李青松再一次震惊。
他总算搞清楚之前的深空探测为什么效果不好了。
这哪里是一颗恒星,它分明只是一颗行星而已!
它的半径仅有5000公里左右,比地球还小。但不知道为什么,它表层却全部被炽热的岩浆——不,那不是岩浆,而是更高温度下物质被电离而形成的等离子体。
它的温度极高,亮度也极高,这便让它看起来如同一颗恒星一般。又因为体积太小,所以之前的观测并不能将它看清楚。
可是……一颗行星而已,是如何维持表面如此之高的温度的? ↑返回顶部↑
自己要不要也开始撤离?
李青松的无数颗大脑立刻进入到了高速运转状态。但很快,李青松便通过另外的渠道找到了正确的应对方案。
自己大概率是不必撤离的。原因很简单,更多汇聚而来的信息表明,那些星兽其实并不仅仅只是在撤离星系,而是主动朝着某一个方向汇聚。
所有撤离星兽的运动方向全都一致,全都是朝着那颗刚刚出现不久的恒星的!
它们只是在前往那颗恒星而已,并不是在撤离星系!
这样的话……自己还是老实呆着比较好。
下达了全员警戒的命令,将自身所有设施防护等级提升到最高,同时趁着这段时间继续进行着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全力填补着之前因为战争而造成的防御空白,李青松开始了默默的等待。
无论这颗恒星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无论那些星兽前往那颗恒星是想做什么,都不是自己能插手能干预的。既然如此,那就老实等着就好。
李青松仍旧在密切关注着星兽国度之中的变化。于是没过多久,他又看到了一件以往从未发生过的事情。
那头位于国度中央的空间级星兽,在自身身体舒展到极限之后,伴随着一阵光影变幻,那庞大的身体骤然消失。
消失了?
是也展开超光速航行了吗?如果是的话,那航行方向是哪里?也是那颗恒星吗?
如果是的话,那么……这一整个星兽国度,一百多个引力级星兽,十几个暗力星兽,一个空间级的星兽,全部都在向那颗恒星汇聚?
那颗恒星到底有什么魔力?
以及……这其中有没有我能利用的地方?
李青松心念电转,终于做出决定。
通过超距通讯,属于李青松掌控之下的,距离那颗新出现恒星最近的一些无人探测飞船、卫星、望远镜等,同样开启加速,向着那颗恒星飞了过去。与此同时,各种深空探测装置同样调转朝向,对准了那颗恒星。
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间隔约5.5光年的探测,并没能探测出什么情报。
那颗恒星在深空望远镜的镜头之中仍旧影影绰绰,看不清细节。
这很不正常。5.5光年的距离可以算是很近了,一颗恒星,怎么也不可能看不清楚。
带着心中的一点疑惑,李青松默默等待着。
几个月的时间后,距离那颗新出现恒星最近的一批深空探测装置机动到了合适的地方,将距离缩短到了不足1光年。
新一次观测随之开始。
当新的观测资料到来之时,李青松再一次震惊。
他总算搞清楚之前的深空探测为什么效果不好了。
这哪里是一颗恒星,它分明只是一颗行星而已!
它的半径仅有5000公里左右,比地球还小。但不知道为什么,它表层却全部被炽热的岩浆——不,那不是岩浆,而是更高温度下物质被电离而形成的等离子体。
它的温度极高,亮度也极高,这便让它看起来如同一颗恒星一般。又因为体积太小,所以之前的观测并不能将它看清楚。
可是……一颗行星而已,是如何维持表面如此之高的温度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