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罢相外放(2 / 6)
脸上没有太多的高兴。
自己这个宰相也只是义寧郡公,如今十几岁的儿子,也一下子授封乐安郡公了。
乐安郡公,
他父亲当年是北齐的乐安郡王。
儿子此前是六品的千牛备身,但千牛备身这个官职,更多的侍卫武官,跟五品的祠部郎中,说实话中间还差了太远,正常迁转,可不是相差一级。
有可能十年都到不了郎中。
郡夫人鲜于氏让管家拿来谢礼相赠,崔敦礼笑纳。
高士廉请他喝茶,询问起王珪来。
“王公因进諫之功,已被陛下迁为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还赐爵永寧县男爵,陛下还把三公主许给了王公幼子敬直了。”
听到这话,
高士廉不小心打翻了茶杯,刚倒好的茶水四溢。
崔敦礼坐了一会,便告辞离去。
高士廉在书房怔怔出神,
外面高家人欢喜不已,鲜于氏为儿子加官晋爵而欢喜,高兴之下,给府里上下都赏钱,今晚还要赏肉加餐。
高履行也欣喜的出门去,迫不及待的要去输钱领官告,去量身订製緋色官袍。
长孙氏便是在一家人的欢喜中到来。
“阿舅!”
长孙与舅母等寒喧一阵,便与舅父高士廉单独谈话。
“阿舅与陛下不仅是故旧、姻亲,也还是君臣,这次王珪密奏之事,阿舅太不该了。
现在事情闹大,阿舅当主动请辞,最好是请求外放。在地方踏实做几年官,干出一番实在政绩,再回朝中。”
高士廉捋须,悵然失神。
他其实也还年轻,今年四十七岁而已,他年少时便有才名,与文坛宗师薛道衡、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当时许多公卿赏识称讚,他却隱居终南山,直到大业年间,才出任治礼郎,大业九年,兵部尚书斛斯政逃奔高句丽,他受到牵连贬为交趾朱鳶县主簿。
隋末大乱,高士廉辅佐太守丘和,统兵对抗寧长真进犯,后来奉表归唐,终於回到朝中。
这几年帮著谋划,拥立秦王夺位成功,自己也是被拜为宰相。
这一路,走来也不易。
可现在被外甥女这么一说,高士廉也明白自己確实犯了大错。
其实刚才崔敦礼说,皇帝加封王珪为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还赐爵联姻,他就已经明白过来了。
此时外甥女又直言让他请辞外放,他也只能苦笑两声。
“我一会便写辞表!”
“阿舅帮我劝劝我阿兄,他现在被许多人盯著,最好也辞了宰相之职。” ↑返回顶部↑
自己这个宰相也只是义寧郡公,如今十几岁的儿子,也一下子授封乐安郡公了。
乐安郡公,
他父亲当年是北齐的乐安郡王。
儿子此前是六品的千牛备身,但千牛备身这个官职,更多的侍卫武官,跟五品的祠部郎中,说实话中间还差了太远,正常迁转,可不是相差一级。
有可能十年都到不了郎中。
郡夫人鲜于氏让管家拿来谢礼相赠,崔敦礼笑纳。
高士廉请他喝茶,询问起王珪来。
“王公因进諫之功,已被陛下迁为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还赐爵永寧县男爵,陛下还把三公主许给了王公幼子敬直了。”
听到这话,
高士廉不小心打翻了茶杯,刚倒好的茶水四溢。
崔敦礼坐了一会,便告辞离去。
高士廉在书房怔怔出神,
外面高家人欢喜不已,鲜于氏为儿子加官晋爵而欢喜,高兴之下,给府里上下都赏钱,今晚还要赏肉加餐。
高履行也欣喜的出门去,迫不及待的要去输钱领官告,去量身订製緋色官袍。
长孙氏便是在一家人的欢喜中到来。
“阿舅!”
长孙与舅母等寒喧一阵,便与舅父高士廉单独谈话。
“阿舅与陛下不仅是故旧、姻亲,也还是君臣,这次王珪密奏之事,阿舅太不该了。
现在事情闹大,阿舅当主动请辞,最好是请求外放。在地方踏实做几年官,干出一番实在政绩,再回朝中。”
高士廉捋须,悵然失神。
他其实也还年轻,今年四十七岁而已,他年少时便有才名,与文坛宗师薛道衡、崔祖浚是忘年之交,当时许多公卿赏识称讚,他却隱居终南山,直到大业年间,才出任治礼郎,大业九年,兵部尚书斛斯政逃奔高句丽,他受到牵连贬为交趾朱鳶县主簿。
隋末大乱,高士廉辅佐太守丘和,统兵对抗寧长真进犯,后来奉表归唐,终於回到朝中。
这几年帮著谋划,拥立秦王夺位成功,自己也是被拜为宰相。
这一路,走来也不易。
可现在被外甥女这么一说,高士廉也明白自己確实犯了大错。
其实刚才崔敦礼说,皇帝加封王珪为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还赐爵联姻,他就已经明白过来了。
此时外甥女又直言让他请辞外放,他也只能苦笑两声。
“我一会便写辞表!”
“阿舅帮我劝劝我阿兄,他现在被许多人盯著,最好也辞了宰相之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