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现在的条件比太宗年间好很多,能保证粮草随时可以送到前线将士手里就已经解决了八成以上的问题,剩下的就看两府相公和前线将士的水平。
  前线局势瞬息万变,主要还是看将领的能耐,虽然他们平时觉得武将都是泥腿子,但是不得不承认他们大宋的武将各个都是好样的。
  ……
  河北前线,好样的大宋边臣收到朝廷改变策略的消息後都跟打了鸡血似的,他们是想过北伐,但是没想到梦想成真的速度那麽快。
  跟着狄元帅果然有前途。
  京师离前线不算远但也不近,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来决定今天怎麽打明天怎麽打并不合理。
  以前朝廷为了节制武将宁肯牺牲军队战斗力也要将军队的一举一动掌握在手中,这次有官家下令让狄元帅全权指挥、河北河东关西各路文武官员配合,不管狄元帅指挥的怎麽样,至少不会出现对战场毫无了解的文人瞎指挥。
  更何况打仗是狄元帅的看家本事,前线没有比他更适合总览全局的武将。
  “如果黄龙府和辽阳府都能乱起来,大宋水师也能出来亮亮相。”狄青在舆图上登州的位置画个箭头,“水师从登州出发,时机一到便配合其他几路兵马进攻幽州。”
  他本来只打算打云州,既然官家支持,把幽州添进目标里也不是不行。
  有难度才有动力,打仗要的就是胆大心细。
  只打云州和云州幽州一起打难度完全不一样,前者辽国可能见势不对就撤,後者就算见势不对也要垂死挣紮。
  契丹在唐末五代之初便颇有窥中国之志,耶律阿保机临死前仍在筹谋进攻幽州,好不容易抢到手的地盘不可能轻易松手。
  燕云一带本是中原王朝防范北方外族南下的重要地区,落入契丹人手中後同样也是辽国抵御中原北伐的缓冲带。
  幽州是南下窥探中原的前沿阵地,也是抵抗中原北伐的咽喉之地,耶律洪基再昏庸也不会放弃地盘扭头就跑。
  没有燕云地区的辽国是传统的游牧民族,拥有燕云地区的辽国不光有广阔的草原还有燕云的农耕土地,草原供应精锐骑兵,农耕地区供应粮草,本就彪悍的契丹骑兵在有了燕云地区的加持後如虎添翼。
  耶律洪基或许不会反思辽国为什麽在他手上变成现在这样,但是他绝对知道失去燕云地区对辽国而言意味着什麽。
  啧,难打。
  但也不是一定打不下来。
  狄青原本想的是带一支军队从太行山以西突击云州,如今朝廷要光明正大的北伐,他便能调动北方所有军队来围攻幽州。
  河东、关西两路都是他的老部将指挥起来顺手,西路军由他亲自指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