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太庙,问:明成祖是谁?(4 / 8)
没毛病,先去太庙看看。
朱高煦和朱高燧也是轻车熟路。
虽说,北京城的太庙是在永乐十八年建成的。
他们本来不认识,但顺天靖难之后,就认识了。
要是没记错的话,那时候供奉的还是,德祖、懿祖、熙祖、仁祖、太祖、太宗、仁宗、宣宗八位。
其中德祖,太祖,太宗基本上是雷打不动的。
德祖,是朱家的祖先,享有永不离开太庙的特权。
太祖,朱元璋是大明开国皇帝,移谁都不可能移朱元璋。
太宗,朱棣是燕王一脉皇权的开辟者,除非皇位不在燕王一脉,否则也不可能移。
太庙属于皇家重地,虽有看守。
但他们想要潜入,还是十分轻松的。
第一殿,毋庸置疑,供奉的是德祖朱百六,不用看。
第二殿,供奉的便是太祖朱元璋,也在意料之中。
于是,朱高煦便准备带着两人快速的略过前面的皇帝。
什么太宗,仁宗,宣宗,英宗都不用看。
朱高煦和朱高燧快速跑过第三殿。
没有过多停留。
在他们印象中,这里无非就是朱棣的画像,同时篆刻的太宗的功绩。这些他们早就听腻了,也看腻了。
靖难和永乐盛世,他们都是亲身经历者,何必从文字中体会。
徐增寿本来也没多想,不过,他还是带着一丝好奇,在即将离开第三殿,跟上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时候,回头瞥了一眼第三殿。
这不看不要紧。
看了,便懵圈了。
脚步也停了下来。
“等会!?!”
刚刚自己眼了吗?这第三殿,不应该供奉的是明太宗朱棣吗?
为什么自己看的,好像是明成祖?
徐增寿思绪片刻,难道明太宗在第四殿?
好奇怪,徐增寿虽然满脑瓜子困惑,却也没有多想。
他还以为这明成祖,是朱家的哪位祖先。
以为老四在第四殿。 ↑返回顶部↑
朱高煦和朱高燧也是轻车熟路。
虽说,北京城的太庙是在永乐十八年建成的。
他们本来不认识,但顺天靖难之后,就认识了。
要是没记错的话,那时候供奉的还是,德祖、懿祖、熙祖、仁祖、太祖、太宗、仁宗、宣宗八位。
其中德祖,太祖,太宗基本上是雷打不动的。
德祖,是朱家的祖先,享有永不离开太庙的特权。
太祖,朱元璋是大明开国皇帝,移谁都不可能移朱元璋。
太宗,朱棣是燕王一脉皇权的开辟者,除非皇位不在燕王一脉,否则也不可能移。
太庙属于皇家重地,虽有看守。
但他们想要潜入,还是十分轻松的。
第一殿,毋庸置疑,供奉的是德祖朱百六,不用看。
第二殿,供奉的便是太祖朱元璋,也在意料之中。
于是,朱高煦便准备带着两人快速的略过前面的皇帝。
什么太宗,仁宗,宣宗,英宗都不用看。
朱高煦和朱高燧快速跑过第三殿。
没有过多停留。
在他们印象中,这里无非就是朱棣的画像,同时篆刻的太宗的功绩。这些他们早就听腻了,也看腻了。
靖难和永乐盛世,他们都是亲身经历者,何必从文字中体会。
徐增寿本来也没多想,不过,他还是带着一丝好奇,在即将离开第三殿,跟上朱高煦和朱高燧的时候,回头瞥了一眼第三殿。
这不看不要紧。
看了,便懵圈了。
脚步也停了下来。
“等会!?!”
刚刚自己眼了吗?这第三殿,不应该供奉的是明太宗朱棣吗?
为什么自己看的,好像是明成祖?
徐增寿思绪片刻,难道明太宗在第四殿?
好奇怪,徐增寿虽然满脑瓜子困惑,却也没有多想。
他还以为这明成祖,是朱家的哪位祖先。
以为老四在第四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