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6章 海之殇特拉法尔加(3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div style=“display: flex; justify-content: center; gap: 30px; align-items: flex-start;“>
  <div id=“pf-15812-1-pc“ data-format=“audio“ data-lazy=“false“>
  <div id=“ad-second-slot-pc“>
  让他们屈服在法兰西的刺刀下,然后封锁整片大陆,让英格兰一张布,一件五金工业品都卖不出去,活活把英格兰穷死。
  只要英格兰没了钱,就失去了继续进攻法兰西的能力,等到法兰西的新一代蒸汽风帆战舰完成下水和战前训练,再一次的跨海远征,就可以实行了。
  11月中,拿破仑到达维也纳以北,开始亲自指挥法军。
  但形势对于法兰西来说,其实不太有利。
  因为奥地利帝国放弃了维也纳看似首都不保,大输特输,实际上却是扔掉了包袱,得以轻装上阵。
  奥地利帝国也是一个大帝国,即便在莱茵兰损失了六万人,但依然拥有超过十万军队,同时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也带来了俄军主力五万多人。
  此时,名义上以库图佐夫为指挥官的俄奥联军有大约十万人,在维也纳正北的奥洛穆茨周围与法兰西军队主力对峙。
  维也纳西北边的波西米亚,有斐迪南.约瑟夫大公的大约一万军队和数千波西米亚民兵。
  维也纳东南边是刚刚从意大利撤回来的卡尔大公南路军,包括本来要去支援莱茵兰的那三万人,一共七万军队。
  维也纳东面偏北,则是由老将瑞恩斯坦指挥的两万比利时陆军(鲁藩军)以及一万匈牙利武装骑兵。
  而法兰西在维也纳周围,满打满算也就是九万人左右,而且他们还要分别占据维也纳等城市,能用来机动作战的,也就是七万出头。
  也就是说,法兰西军队现在实际上是处在差不多二十一万俄奥联军的大包围中的。
  同时,由于已经深入奥地利境内,拿破仑无法单纯靠从法兰西国内调集粮食,来保证一路过来的十几万大军补给,必须就地筹集军粮,这又导致了法兰西占领军与奥地利百姓的矛盾。
  最后,俄皇亚历山大一世来之前,已经与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达成了波茨坦条约。
  腓特烈.威廉三世同意,如果他不能劝阻法兰西放弃敌对罗斯帝国的态度,那么普鲁士将会征召八到十万军队,加入第三次同盟。
  而拿破仑十天前就拒绝了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三世的调停,按时间来算,普鲁士应该就会在这几天对法兰西宣战,最多一个月,普鲁士的军队,便可能出现在战场上。
  极端不利的情况下,拿破仑却看到了一条胜利之路。
  法皇对他的心腹兼挚友,帝国近卫军司令贝西埃尔元帅说道:“亚历山大与弗朗茨都是自以为是的蠢货,他们一定现在心里一定充满了怒火。
  亚历山大觉得俄军没有及时赶到战场上,大大损伤了他的面子。
  弗朗茨则觉得如果是他亲自指挥,莱茵兰这一战就不会输成这样。
  如果现在我们示弱,一定会让这两个蠢蛋信心倍增,我决定撤出奥斯特里茨村及附近的普拉岑高地,引诱联军前来进攻!”
  计划确定,拿破仑立刻开始了前期的迷惑人心操作,他派出亲近副官萨瓦里去求见俄皇亚历山大一世。
  声明愿意退出维也纳,只要求奥地利帝国承认莱茵兰地区的归属,以及完全割让哈布斯堡家族在北意大利的领土。
  并希望亚历山大一世能私下与法兰西皇帝会面,以消除双方的误会。
  亚历山大一世立刻表示同意,愿意进行谈判,并派沙皇远亲,多尔戈鲁科夫家族的彼得洛维奇公爵,代替自己前往法军大营,与法兰西皇帝举行谈判。
  但实际上,自信心开始膨胀的亚历山大一世,已经决定要狠狠教训拿破仑.波拿巴这个僭越称帝者了。
  他派多尔戈鲁科夫家族的彼得洛维奇公爵前去,不过是想麻痹法军,以及打探消息而已。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