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8章 神州剧变(2 / 4)
“赵家人做的太过分了,咱们可没道理去帮他们吃枪子,王家小五哥,你去县衙报信,其余人守住村口,等巡检大人从县城来了,再做定夺。”
“是这个理,是这个理。”丁壮们听到李成杓这么说,纷纷点头同意。
西河屯堡虽然名叫屯堡,但这名字实际上是大明时期留下来的,当时这里确实是防御蒙古人的军户屯堡,到了满清时期,屯堡早就消失,只剩下了一个名字,所以这里实际上是一个村。
发源于口外的永定河支流西洋河,把西河屯堡分成了南北两片,南面就是李家兄弟在的这片,河北面则是以赵家为主。
这些年,因为皇帝实行新法,北方诸省的土地兼并开始加速,确实有耕地很有水平的发家了,也有经济头脑灵活的赚了钱,但还有很大一部分,选择了赵家兄弟这样的老搞法。
用坑蒙拐骗、栽赃陷害等办法把本可以维持的农户整破产,然后三钱不值两钱的大量吞并他们土地。
其实这样还则罢了,只要不搞出人命,虽然人是坏的,但达到了官府把人赶出去拓殖的需求,基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赵家兄弟太贪心了,他们不但弄出了人命,还控制村民的人身自由,赵家以赵家老大为首,除了赵家兄弟十多家以外,还另外结了一票义兄弟,号称二十兄弟。
他们以家族为基干,采取层层控制的模式,将土地高度集中,有些被裹挟的村民名义上拥有一百五十亩土地,但实际上是赵家的佃户。
据说现在已经有了三四万亩的良田和数不清的森林、草场等,眼看一个地方豪强,就要出现在眼前了。
理所当然的,这种兼并法,让四野的乡邻都感到十分害怕,因此看着赵家大院子被围攻,仅仅隔着一条河的村民们却没有同仇敌忾上去救援。
“听说县里的王县丞是赵家的女婿,不知道咱们就在这看着赵家出事,万一赵老太爷有个三长两短,日后会不会来找咱们的麻烦?”
大哥李成良白瞎了这个名字,为人忠厚中带着几分怕事,他有些担忧的看向了幺弟李成杓。
“大哥别怕。”李成杓一把拉过大哥,压低了声音说道:“叶巡检早就看不惯王县丞的贪赃枉法了,他老人家是叶贵妃的乡党,能直达天听,这次王县丞和赵家都要完蛋。”
大虞目前县一级的官职中,巡检被大大的增强了,以往不过是个控制关键路口的小武官,但现在已经成了知县、县丞之下的第三把手了,权力还在主簿之上。
这是因为在大虞朝,乡下武德充沛,县丞管着衙役和县城的治安,但是对乡野无法产生足够的威慑,所以需要大幅提高巡检的地位,来控制乡间。
李成良不懂官场上的事,听了弟弟的解释又看到他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于是立刻就放心了不少。
而李成杓实际上没完全说实话,因为河对面攻打赵家的那伙人就是他给牵线搭桥的,他本人则直接就是听命于叶巡检的巡检司外围成员。
半个时辰过后,天色渐亮,河南岸的丁壮们爬上村口土坡仔细观察,只见赵家大院子被打破了几个外围的,建在村后山坡上的依旧安然无恙,众丁壮不由得一阵惋惜。
紧接着,轰隆一声,后山赵家大院子上一门火炮猛然开火,看起来还不像是前清留下的老式火炮,而是一门军队里面的制式六磅炮。
“好家伙,还有野战炮,赵家这是要造反啊!”李成杓兴奋的一跃而起,满脸红光。
按照大虞律法,千人以上的城镇就不允许公然持长枪,三千人以上的城镇短枪也不准露出,只有在乡野间,没多少限制。
但是但是连短枪都有限制了,大炮就不用说了,这玩意跟以前私藏三副以上甲胄视同造反一样,是绝对被禁止的。
这下赵家为了自保用了大炮,还是野战炮,基本上三族就没跑了,当然不会那么浪费杀了,而是肯定会被赶出去到最艰苦的地方拓殖。
火炮的威力果然不一般,好不容易被李成杓鼓动起来的几十人一看赵家有这种大家伙,转身跑的比老鼠还快。
他们这可是仰攻,就这几十人,要是再进点吃一炮满装填的霰弹,大家伙就都要交代了。
当然,赵家大院子野战炮不只吓跑了攻打的几十个丁壮,还招来了另一伙人。
只听随着炮声,远处松树林里,立刻就转出了一支队伍,当先一面大旗,上面大大的写着一个叶字。
再看旗帜下的步骑,皆是一身青色毛呢军装,武装带扎的板正,脚上还踏着皮靴,竟然是怀安县的正规军,山(西)河(北)总督麾下河北总兵官下辖宣化镇怀安协的镇军。
“上马,上马,我们去拦截攻打赵家的贼人!”李成杓一看叶巡检来了,立刻来了精神,带着自己这边的丁壮去拦截那些被吓跑的‘贼人’呢。 ↑返回顶部↑
“是这个理,是这个理。”丁壮们听到李成杓这么说,纷纷点头同意。
西河屯堡虽然名叫屯堡,但这名字实际上是大明时期留下来的,当时这里确实是防御蒙古人的军户屯堡,到了满清时期,屯堡早就消失,只剩下了一个名字,所以这里实际上是一个村。
发源于口外的永定河支流西洋河,把西河屯堡分成了南北两片,南面就是李家兄弟在的这片,河北面则是以赵家为主。
这些年,因为皇帝实行新法,北方诸省的土地兼并开始加速,确实有耕地很有水平的发家了,也有经济头脑灵活的赚了钱,但还有很大一部分,选择了赵家兄弟这样的老搞法。
用坑蒙拐骗、栽赃陷害等办法把本可以维持的农户整破产,然后三钱不值两钱的大量吞并他们土地。
其实这样还则罢了,只要不搞出人命,虽然人是坏的,但达到了官府把人赶出去拓殖的需求,基本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但赵家兄弟太贪心了,他们不但弄出了人命,还控制村民的人身自由,赵家以赵家老大为首,除了赵家兄弟十多家以外,还另外结了一票义兄弟,号称二十兄弟。
他们以家族为基干,采取层层控制的模式,将土地高度集中,有些被裹挟的村民名义上拥有一百五十亩土地,但实际上是赵家的佃户。
据说现在已经有了三四万亩的良田和数不清的森林、草场等,眼看一个地方豪强,就要出现在眼前了。
理所当然的,这种兼并法,让四野的乡邻都感到十分害怕,因此看着赵家大院子被围攻,仅仅隔着一条河的村民们却没有同仇敌忾上去救援。
“听说县里的王县丞是赵家的女婿,不知道咱们就在这看着赵家出事,万一赵老太爷有个三长两短,日后会不会来找咱们的麻烦?”
大哥李成良白瞎了这个名字,为人忠厚中带着几分怕事,他有些担忧的看向了幺弟李成杓。
“大哥别怕。”李成杓一把拉过大哥,压低了声音说道:“叶巡检早就看不惯王县丞的贪赃枉法了,他老人家是叶贵妃的乡党,能直达天听,这次王县丞和赵家都要完蛋。”
大虞目前县一级的官职中,巡检被大大的增强了,以往不过是个控制关键路口的小武官,但现在已经成了知县、县丞之下的第三把手了,权力还在主簿之上。
这是因为在大虞朝,乡下武德充沛,县丞管着衙役和县城的治安,但是对乡野无法产生足够的威慑,所以需要大幅提高巡检的地位,来控制乡间。
李成良不懂官场上的事,听了弟弟的解释又看到他一副胸有成竹的表情,于是立刻就放心了不少。
而李成杓实际上没完全说实话,因为河对面攻打赵家的那伙人就是他给牵线搭桥的,他本人则直接就是听命于叶巡检的巡检司外围成员。
半个时辰过后,天色渐亮,河南岸的丁壮们爬上村口土坡仔细观察,只见赵家大院子被打破了几个外围的,建在村后山坡上的依旧安然无恙,众丁壮不由得一阵惋惜。
紧接着,轰隆一声,后山赵家大院子上一门火炮猛然开火,看起来还不像是前清留下的老式火炮,而是一门军队里面的制式六磅炮。
“好家伙,还有野战炮,赵家这是要造反啊!”李成杓兴奋的一跃而起,满脸红光。
按照大虞律法,千人以上的城镇就不允许公然持长枪,三千人以上的城镇短枪也不准露出,只有在乡野间,没多少限制。
但是但是连短枪都有限制了,大炮就不用说了,这玩意跟以前私藏三副以上甲胄视同造反一样,是绝对被禁止的。
这下赵家为了自保用了大炮,还是野战炮,基本上三族就没跑了,当然不会那么浪费杀了,而是肯定会被赶出去到最艰苦的地方拓殖。
火炮的威力果然不一般,好不容易被李成杓鼓动起来的几十人一看赵家有这种大家伙,转身跑的比老鼠还快。
他们这可是仰攻,就这几十人,要是再进点吃一炮满装填的霰弹,大家伙就都要交代了。
当然,赵家大院子野战炮不只吓跑了攻打的几十个丁壮,还招来了另一伙人。
只听随着炮声,远处松树林里,立刻就转出了一支队伍,当先一面大旗,上面大大的写着一个叶字。
再看旗帜下的步骑,皆是一身青色毛呢军装,武装带扎的板正,脚上还踏着皮靴,竟然是怀安县的正规军,山(西)河(北)总督麾下河北总兵官下辖宣化镇怀安协的镇军。
“上马,上马,我们去拦截攻打赵家的贼人!”李成杓一看叶巡检来了,立刻来了精神,带着自己这边的丁壮去拦截那些被吓跑的‘贼人’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