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郑王去 尊佛生(4 / 5)
面对上千年来宗教深刻影响的暹罗,郑信不服,他偏要宗教彻底拜倒在王权下,于是他自称佛祖化身,逼着僧侣们承认。
这些,除了他从大陆上接下来的潮汕乡党支持他以外,在暹罗内部绝大部分人都是反对的,包括大量的二代、三代、四代潮汕籍华人。
可以这么说,郑信如果是个三四代暹罗华裔,他的王朝是能传下来的,无非就是遵循暹罗旧制,小修小改的继续当王呗。
以他驱逐缅人,拯救暹罗的大功,不往死了折腾,把绝大部分暹罗贵族都得罪干净,通根本没机会,也没资格叛乱。
可偏偏郑信是个二代华裔,他不想当暹罗式的王,而想当中华式的王,最后悲剧了。
随着郑信的离开,莫子布似乎也觉得,自己身上跟穿越前的联系已经完全的断开了。
随着这种感觉的加强,这个世界的未来,终于开始扑朔迷离,莫子布也拿不准,到底会怎么发展了。
一个月后,北海舰队前往支援北贺洲的舰队开始出发,神电左右近卫,羽林左右近卫也开拔向安西而去,为大战做准备。
皇太子大佬森对于目前大虞神州赤县本土的了解,也正式结束,他拿着厚厚一迭报告,对莫子布说道:
“儿臣这一个月走访江南的苏浙皖赣四省部分地区,孩儿发现,父皇所说商人将要成为资本家,并成为一个新的阶层之事,似乎是有点苗头,但远没到可以左右国政的时刻。”
“此外,纵观欧陆各国,议会不过是国内豪强与君王博弈的工具,且往往议会强君王弱,国家就会有大乱将临。
而我中华,数千年来都是文官士大夫在最高权力上与君王进行来回拉锯,从察举制到地方豪强,从科举制到士林党派,都是这种拉锯的具体表象。
而中华的商人阶层,也与西方完全不一样。
西方商人阶级中很多人是因为被血脉限制,无法走上高层,所以在有钱之后,需要一个渠道来为自己争取权益。
所以他们把类似满清八王议政这样的旧部落集体决断模式,改造成了议会制度,用议会议事的模式干预国政,保障自己的权力。
但在我中华完全不一样,我们早就没了贵族以血脉就可以垄断所有上升阶层的事情,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才是咱们这的运行逻辑。
因此,中华几乎完全不需要议会来分权,来成为商人阶级争取权力的载体。
更重要的是,在中华,豪商与士林,从来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背后的士林集团,来达成获取利益的目的,不需要自己冲到第一线。
所以儿臣认为,中华的文官治理模式就是目前世界上最稳定的。
科举的选拔机制不是没有问题,但仍然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公平的选拔机制。
英格兰、法兰西等国都在模仿我们,需要改变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们。”
莫子布招了招手,让阿森坐下来陪着他一起吃一顿早饭,“我很高兴,你能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且看问题比较深刻。
但同样也有问题,相信自己判断的前提,是你要大致能分清楚忠奸好坏是非。
如果你没有分清这些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断就会变成顽固和不听忠言。
历朝历代的圣主,只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过人的精力,这个你不缺,再一个就是过人的辨别能力。”
莫子布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对阿森说道:“你老豆我,最厉害的就是这双眼睛。
不管是谁,我只见他一面,说几句话,看到他的气质神态,大致就能清楚这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这些年基本没犯什么错,能称一声圣君明主。
你在这方面,应该也不差,但读书读的太少了,没有在历史上学到多少经验,往前看的眼光,也缺少了一些。” ↑返回顶部↑
这些,除了他从大陆上接下来的潮汕乡党支持他以外,在暹罗内部绝大部分人都是反对的,包括大量的二代、三代、四代潮汕籍华人。
可以这么说,郑信如果是个三四代暹罗华裔,他的王朝是能传下来的,无非就是遵循暹罗旧制,小修小改的继续当王呗。
以他驱逐缅人,拯救暹罗的大功,不往死了折腾,把绝大部分暹罗贵族都得罪干净,通根本没机会,也没资格叛乱。
可偏偏郑信是个二代华裔,他不想当暹罗式的王,而想当中华式的王,最后悲剧了。
随着郑信的离开,莫子布似乎也觉得,自己身上跟穿越前的联系已经完全的断开了。
随着这种感觉的加强,这个世界的未来,终于开始扑朔迷离,莫子布也拿不准,到底会怎么发展了。
一个月后,北海舰队前往支援北贺洲的舰队开始出发,神电左右近卫,羽林左右近卫也开拔向安西而去,为大战做准备。
皇太子大佬森对于目前大虞神州赤县本土的了解,也正式结束,他拿着厚厚一迭报告,对莫子布说道:
“儿臣这一个月走访江南的苏浙皖赣四省部分地区,孩儿发现,父皇所说商人将要成为资本家,并成为一个新的阶层之事,似乎是有点苗头,但远没到可以左右国政的时刻。”
“此外,纵观欧陆各国,议会不过是国内豪强与君王博弈的工具,且往往议会强君王弱,国家就会有大乱将临。
而我中华,数千年来都是文官士大夫在最高权力上与君王进行来回拉锯,从察举制到地方豪强,从科举制到士林党派,都是这种拉锯的具体表象。
而中华的商人阶层,也与西方完全不一样。
西方商人阶级中很多人是因为被血脉限制,无法走上高层,所以在有钱之后,需要一个渠道来为自己争取权益。
所以他们把类似满清八王议政这样的旧部落集体决断模式,改造成了议会制度,用议会议事的模式干预国政,保障自己的权力。
但在我中华完全不一样,我们早就没了贵族以血脉就可以垄断所有上升阶层的事情,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才是咱们这的运行逻辑。
因此,中华几乎完全不需要议会来分权,来成为商人阶级争取权力的载体。
更重要的是,在中华,豪商与士林,从来都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背后的士林集团,来达成获取利益的目的,不需要自己冲到第一线。
所以儿臣认为,中华的文官治理模式就是目前世界上最稳定的。
科举的选拔机制不是没有问题,但仍然是目前能找到的,最公平的选拔机制。
英格兰、法兰西等国都在模仿我们,需要改变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们。”
莫子布招了招手,让阿森坐下来陪着他一起吃一顿早饭,“我很高兴,你能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且看问题比较深刻。
但同样也有问题,相信自己判断的前提,是你要大致能分清楚忠奸好坏是非。
如果你没有分清这些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断就会变成顽固和不听忠言。
历朝历代的圣主,只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过人的精力,这个你不缺,再一个就是过人的辨别能力。”
莫子布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对阿森说道:“你老豆我,最厉害的就是这双眼睛。
不管是谁,我只见他一面,说几句话,看到他的气质神态,大致就能清楚这人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这些年基本没犯什么错,能称一声圣君明主。
你在这方面,应该也不差,但读书读的太少了,没有在历史上学到多少经验,往前看的眼光,也缺少了一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