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能当大虞的狗就是荣幸啊(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890章 能当大虞的狗就是荣幸啊
  西元1809年,11月15日。大虞光中三十四年,原满清嘉庆十四年,农历十月初八。
  与1805年的第一次维也纳陷落一样,卡尔大公和莫公泽放弃了维也纳城,继续沿着多瑙河向波佐尼(布拉迪斯拉发)撤退。
  这是因为维也纳这种大城市,也包括巴黎、伦敦,甚至大虞的两京一都,在近代工业革命后,基本都是守不住的。
  不说别的,单单就敌人在城外高处架起榴弹炮,把燃烧弹和爆炸弹往城里抛射,就不可能扛得住。
  此时可没有多少水泥建筑,绝大部分都是木制建筑搭配一点点砖瓦房,至于石灰石建筑,那是贵族和王室的专属,普通人别想了。
  这种情况下,一发燃烧弹下去就是人间地狱,就算贵族们扛得住,城内的居民也肯定扛不住。
  所以当城外卫星堡垒和关键要地丧失以后,这种大城市基本就是和平接收。
  而随着维也纳的陷落,拿破仑发起的林茨之战以及之后的追击战,也终于宣告结束。
  跟历史上瓦格拉姆之战是个惨胜一样,林茨之战及追击战,也是一个惨胜。
  当然,这两战在惨上面,有非常大的区别。
  林茨之战及追击战中,拿破仑动员了二十万大军,在林茨之战伤亡就超过了一万五千,在此前后的追击战所有损失加起来,接近两万。
  也就是说,法军确实打赢了,但至少伤亡了三万人以上,其中近卫军和老兵保守说在一万左右。
  如果算上俘虏和后续因伤死亡和不能归队的,以及少量被奥军俘虏的,法军总损失在五万人上下。
  伤亡数量比瓦格拉姆之战多了快两万,精锐损失是瓦格拉姆的一点五倍,这基本上是拿破仑登基以来,前所未有的损失了。
  不过奥地利方面的损失更加惊人。
  奥军不算夏藩军和安西军,一共前后征召了差不多十四万人,林茨之战直接损失就有三万,退到科尔新堡后统计,十一万人只剩下了六万多。
  诚然很大一部分是跑散了,或者在什么地方躲起来了,不可能一下损失五万人,但一万五千到两万人的损失是肯定的。
  也就是说,最保守的估计,奥地利军队在林茨及追击战中,损失了差不多五万人,按目前还存在的兵力来算,则损失达到了惊人的八万左右。
  这看似与法军的损失,好像相差也不大,但实际上区别极大。
  法军的精锐并没有太大的损失,战死的很多都是荷兰人、爱尔兰人、意大利人和莱茵邦联的德意志人。
  而奥军损失的,基本都是奥军最精锐的部队,加上火炮等重型武器损失肯定超过一半。
  负责任的说,奥军基本已经崩溃,至少是没有办法参与十几万人以上的大会战了。
  且奥地利的帝国的厄运还远没有结束,就在法奥残酷对决的时候,沙皇罗斯帝国出兵拿下了东喀尔巴阡山脉以北的加利西亚,也就是波兰东南,乌克兰西部这一块。
  随后俄国名将巴拉格季昂亲王率领十三万俄军从东喀尔巴阡山和西喀尔巴阡山交汇处的缺口,进入了摩拉维亚(捷克西部)。
  拿下摩拉维亚后,俄军再次分兵,本尼希森伯爵米哈伊尔.巴克莱率兵五万向西进入波西米亚,击败了奥地利帝国在波西米亚最后的守备部队,至此罗斯帝国基本控制了后世的捷克。
  巴拉格季昂亲王则留一万镇守摩拉维亚,亲率六万俄军精锐,顺着瓦赫河水路,向着波佐尼(布拉迪斯拉发)而来。
  唯一能让奥地利人松一口气的事,就是俄军走了五六十公里后,突然就开始放慢了速度,看起来并不想把奥地利一锅端,或者说他们还在待价而沽。
  维也纳近郊,美泉宫中。
  拿破仑虽然打赢了战争,但依然有些就焦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