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章 亚历山大的压力山大(2 / 5)
而在大虞军队誓师开始出动的一个星期后,圣彼得堡就收到了消息,早已安排好的应对措施,也开始陆续就位。
按照战前库图佐夫为俄军制定的作战计划,沙皇罗斯帝国也征召了超过三十万大军,当然其中能称得上精锐的,只有十万人左右。
俄军名将德米特里.戈利岑上将率军三万镇守奥伦堡,这里靠近鲜卑荒原气候寒冷,每年能用来作战的时间也就几个月,大虞军队不易渗透过去。
所以戈利岑上将只需要守住奥伦堡及其周围,然后静待天气打败大虞征俄军北路军就可以。
且万一奥伦堡守不住,还可以向北撤到乌拉尔山中的坚固要塞城市-叶卡捷琳娜女皇堡做最后的固守。
库图佐夫本人则率领超过二十万军队在察里津(斯大林格勒)周围布防。
这些年俄军也拼命在察里津周围修建防御工事,他们几乎把整个斯大林格勒前后都挖满了壕沟和隧道,已经能做到相距几十公里沟通不需要出地面的地步。
最后的俄军机动兵力五万人,由本尼格森伯爵率领,在察里津以西数十公里的地方机动,随时准备查漏补缺。
而消息传到布加勒斯特,莫公泽和李兴泰也尽力拼凑了一万五千军队,自图尔恰县北上。
他们占据了比萨拉比亚的修道院镇,做出一副随时通过德涅斯特河,顺流进攻入海口重镇敖德萨的姿态。
修道院镇就是后世摩尔多瓦的首都基希讷乌,战略位置还是比较重要的,它居于上游,确实可以威胁被称为黑海明珠的敖德萨。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姿态,因为这一万五千军队中真正的汉家军队不过三千多人。
而敖德萨港内至少有四千俄军驻守,还有堡垒和大量城防炮,根本不是这点人能打的下来的。
莫公泽之所以这么干,其实是为了加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焦虑。
促使亚历山大一世催促法兰西从贝尔格莱德和特兰西瓦尼亚发起进攻,来缓解罗斯帝国四面受敌的窘境。
而贝尔格莱德和特兰西瓦尼亚高原你就来吧,交通不便,地形复杂,补给困难,军队完全铺不开。
就法军这种擅长大兵团作战,西班牙那点小山包就能让他们苦不堪言,几乎没有多少高原山地作战经验的部队,来了就别想走。
果然,大虞征俄军还在调配部队没开始进攻,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收到莫公泽率军北上威胁敖德萨的消息,立刻就应激了。
你说这什么破名字,叫什么不好,叫压力山大。
就沙皇罗斯帝国与赛里斯帝国这体量对比,这接壤面积,不早点跪下老老实实当小弟,尽想着夺回阿斯特拉罕,解除后顾之忧,你压力能不大嘛。
而在法兰西国内,一切都如同英王乔治三世预料的那样,拿破仑与英格兰和谈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就遭到了大量的质疑。
许多法兰西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如日中天的帝国,还需要向英格兰人妥协。
有奸臣,一定是有奸臣在蛊惑伟大的皇帝陛下。
拿破仑真是有苦说不出,因为普通人不可能看到他所看到的一切,就算看到了,也很可能看不出来面临的问题。
这股民意如此汹涌,哪怕他就是法兰西皇帝,也不能强行去压制,只能顺应。
而这时候,进口配额问题,又给了拿破仑沉重一击。
此前,他颁布柏林敕令,宣布建立大陆体系的时候,欧洲大陆其他国家都是支持的。
因为当时欧洲各国的工厂主都被廉价的英格兰货物给冲击的苦不堪言,都希望禁止掉英格兰的商品,好自己发展。
但很快,这些国家就绷不住了。
因为禁止了英格兰的商品,他们自己又没那么多的技术和资金来生产足够廉价的商品,搞的市场上商品奇缺。 ↑返回顶部↑
按照战前库图佐夫为俄军制定的作战计划,沙皇罗斯帝国也征召了超过三十万大军,当然其中能称得上精锐的,只有十万人左右。
俄军名将德米特里.戈利岑上将率军三万镇守奥伦堡,这里靠近鲜卑荒原气候寒冷,每年能用来作战的时间也就几个月,大虞军队不易渗透过去。
所以戈利岑上将只需要守住奥伦堡及其周围,然后静待天气打败大虞征俄军北路军就可以。
且万一奥伦堡守不住,还可以向北撤到乌拉尔山中的坚固要塞城市-叶卡捷琳娜女皇堡做最后的固守。
库图佐夫本人则率领超过二十万军队在察里津(斯大林格勒)周围布防。
这些年俄军也拼命在察里津周围修建防御工事,他们几乎把整个斯大林格勒前后都挖满了壕沟和隧道,已经能做到相距几十公里沟通不需要出地面的地步。
最后的俄军机动兵力五万人,由本尼格森伯爵率领,在察里津以西数十公里的地方机动,随时准备查漏补缺。
而消息传到布加勒斯特,莫公泽和李兴泰也尽力拼凑了一万五千军队,自图尔恰县北上。
他们占据了比萨拉比亚的修道院镇,做出一副随时通过德涅斯特河,顺流进攻入海口重镇敖德萨的姿态。
修道院镇就是后世摩尔多瓦的首都基希讷乌,战略位置还是比较重要的,它居于上游,确实可以威胁被称为黑海明珠的敖德萨。
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姿态,因为这一万五千军队中真正的汉家军队不过三千多人。
而敖德萨港内至少有四千俄军驻守,还有堡垒和大量城防炮,根本不是这点人能打的下来的。
莫公泽之所以这么干,其实是为了加深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焦虑。
促使亚历山大一世催促法兰西从贝尔格莱德和特兰西瓦尼亚发起进攻,来缓解罗斯帝国四面受敌的窘境。
而贝尔格莱德和特兰西瓦尼亚高原你就来吧,交通不便,地形复杂,补给困难,军队完全铺不开。
就法军这种擅长大兵团作战,西班牙那点小山包就能让他们苦不堪言,几乎没有多少高原山地作战经验的部队,来了就别想走。
果然,大虞征俄军还在调配部队没开始进攻,但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收到莫公泽率军北上威胁敖德萨的消息,立刻就应激了。
你说这什么破名字,叫什么不好,叫压力山大。
就沙皇罗斯帝国与赛里斯帝国这体量对比,这接壤面积,不早点跪下老老实实当小弟,尽想着夺回阿斯特拉罕,解除后顾之忧,你压力能不大嘛。
而在法兰西国内,一切都如同英王乔治三世预料的那样,拿破仑与英格兰和谈的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就遭到了大量的质疑。
许多法兰西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如日中天的帝国,还需要向英格兰人妥协。
有奸臣,一定是有奸臣在蛊惑伟大的皇帝陛下。
拿破仑真是有苦说不出,因为普通人不可能看到他所看到的一切,就算看到了,也很可能看不出来面临的问题。
这股民意如此汹涌,哪怕他就是法兰西皇帝,也不能强行去压制,只能顺应。
而这时候,进口配额问题,又给了拿破仑沉重一击。
此前,他颁布柏林敕令,宣布建立大陆体系的时候,欧洲大陆其他国家都是支持的。
因为当时欧洲各国的工厂主都被廉价的英格兰货物给冲击的苦不堪言,都希望禁止掉英格兰的商品,好自己发展。
但很快,这些国家就绷不住了。
因为禁止了英格兰的商品,他们自己又没那么多的技术和资金来生产足够廉价的商品,搞的市场上商品奇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