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全方位的碾压(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狠又准,不愧是一个出身新罗最底层,最开始连汉语都不会说,但却可以不到一年就进入京营效武军的天生射手。
  俄军指挥官有点回过味来了,契丹人有一种可以快速射击的新枪械,他着急的大声吼道:“冲过去,冲过去,用刺刀解决契丹人!”
  从三个小时前开始,他已经被大虞士兵用这种方法打死十四个炮兵了,这让俄军指挥官失去了耐性,企图依靠人数优势来拿下磨房。
  但他想错了,胡以孝带着人把李仁俊接应回来后,守卫磨房的这三百多人依靠射速极快的针刺击发枪,硬是让俄军一步都前进不了。
  普通燧发枪,一分钟射击三次就算快的了,实战中很多士兵都达不到这个速度。
  但是针刺击发枪一分钟至少都在十次以上,大多数甚至能达到十三到十五次。
  所以单从火力来看,磨房里面只有三百多人,但实际上要当成至少一千多人来看。
  俄军用三千人进攻这里,火力上并没有碾压式的差距,大虞士兵还有磨房周围的工事可以用,反而是有优势的一方。
  俄军指挥官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即便意识到契丹人有射速快的步枪,但脑子还没转过来,还企图依靠人数优势来强攻,结果白白丢下一百多具尸体,什么也没捞到。
  眼看损失如此大,指挥官血怒了,拼命去找关系又要了几个炮手过来。
  结果磨房以东,村子中的效武军炮兵早就从磨房守军这里得来了射击参数。
  等到俄军炮手到齐,还在目测校准,村子中两门三磅炮一前一后,呼啸着就命中这门俄军六磅炮。
  瞬间,这门俄军六磅炮的炮盾直接被砸穿,炮车飞上了半空,四个炮兵当场有两人被砸成了血雾,其他两人也死的不能再死了。
  。。。。
  正面战场上,本尼格森伯爵不愧是名将,指挥的一点问题也没有。
  虽然俄军是从顿河上游远道而来,为了发挥全骑兵部队的快速突袭特点,没有携带多少大炮,但战术安排十分得当。
  这个名叫卡拉卡舍夫,距离罗斯托夫只有四十多公里的村子并不小,实际上可以被称为小镇,硬是要摆的话,黄仁勇这八千人是能都缩进镇子里面的。
  而这八千人要是都进了镇子,本尼格森虽然有三万人,要打下来可就不容易了。
  于是战争一开始,本尼格森伯爵没有着急想要一个突袭就把黄仁勇部搞定,而是先安排两千骑兵进入树林屠杀阿塞拜疆人。
  这些阿塞拜疆人虽然跟着大虞西路军打了一些胜仗,但对于俄军的畏惧并没有消除。
  他们在树林里面被暴打后,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惊恐的逃跑。
  他们边跑还将俄军突袭的消息传回了在镇子外面的辅兵大营,立刻就让这些人也炸了锅,全部乱作一团。
  随后本尼格森伯爵再派五千骑兵,突袭这些辅兵大营,没费吹灰之力就将他们与镇子中大虞精兵给隔开了,并追击了六七公里,斩获三四百个人头。
  等到确认卡拉卡舍夫镇中只有几千人防守后,他才开始准备进攻。
  俄军采用步骑炮轮番进攻的模式,先是步兵从北、西两面以斜横队方式出击,散兵在前,线列步兵在后,掷弹兵隐藏其中。
  等到步兵打的差不多了,骑兵再突然发起进攻,而炮兵则根据时机,在战前和战后发起炮轰。
  这一套战法,给卡拉卡舍夫镇中的大虞军队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因为俄军兵力是黄仁勇部的十倍。
  骑兵更是不用比,俄军起码有六万匹战马和挽马。
  而黄仁勇所部只有一千骑兵,马匹大多是挽马而不是战马,且很大一部分是放在镇子外,被那些惊慌的阿塞拜疆人给骑走了。
  战斗打到下午两点,俄军三次突入卡拉克舍夫镇中,虽然都被赶了出去,但大虞这边伤亡也不少。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