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什么沙俄关天培(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了9月初,因为冬季即将来临,大虞希望能在寒冬到来之前拿下伏尔加河两岸所有棱堡,库图佐夫希望能耗到冬天让莫公棱功亏一篑。
  双方的骑兵因此爆发了更大的规模的冲突。
  9月11日,沙俄骑兵一万九千人闯到基罗瓦镇以东三十公里的赖哥罗德镇,这里是大虞蒸汽机在伏尔加河边的加煤点,也是储煤点和蒸汽机维修点。
  守军顽强阻击半天后,由大虞左羽林卫、山西大同镇、漠南察哈尔、土默特等混编的第十三骑兵军一万三千骑赶到,双方在镇外展开激战。
  此战极为惊险,俄军悍将第二十一哥萨克独立骑兵旅少将谢苗.兰斯科伊率领两千哥萨克,一度冲到了十三军的指挥所,差点把皇汉老将董金凤给当场砍死。
  最后还是这位五十七岁的老将沉着冷静,在二十多米的距离上三枪击毙三个哥萨克骑兵。
  然后手持鬼头大刀,以步克骑,将一个冲到身前哥萨克中校连人带马都砍翻,才避免自己成为大虞第一个战死的上将。
  不过哥萨克这次突击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战果,董金凤身边的亲卫一百六十骑几乎全部战死,拜将时皇太子大佬森赐下的第十三军战旗也被砍倒。
  但罗刹人则更惨,亲自砍倒十三军战旗的俄军谢苗.兰斯科伊被围过来的十三军骑兵当场砍成了肉酱,他率领的两千骑兵也几乎全军覆没。
  等到入夜战斗结束,俄军一万九千七骑死伤、被俘超过八千骑,大虞也死伤五千多骑,双方均损失惨重。
  不过考虑到双方兵力差距,俄军足足大虞的三倍,第十三骑兵军这一战还是失利了的,一个军差点就被打的失去战斗力了。
  但董金凤不是轻易认输的人,这一战把他可刺激的不轻。
  作为安西皇汉派的领袖,为了搞皇汉这一套连进入中枢做枢密使,枢密副使的前途都舍弃了的狠人,他怎能吞得下这样的苦果。
  于是十五天后的1812年9月26日。
  在皇太子大佬森的同意下,莫公棱抽调禁军右神电卫,左龙骧卫,京营扬威军,陕西延绥镇,江苏淮安镇,吉林吉北镇,朝日甲府镇,漠南察哈尔,漠北土谢图部等骑兵两万六千人,突然奔袭俄军囤积辎重的杜博夫卡。
  库图佐夫急忙调集所有能调集的骑兵,在杜博夫卡郊外拦截,双方展开了十九世纪早期最惨烈的骑兵决战。
  战斗一直从9月26,打到了10月1日,一直打到第六天,眼见俄军大量步兵开始回援,大虞骑兵方才撤退。
  此战中俄军正规军骑兵两万骑外加超过六万哥萨克的八万骑中,光是战死就超过一万,失去战斗力者超过三万。
  俄军阿列克谢.叶尔莫洛夫上将的弟弟,罗斯近卫骑兵军军长伊万诺夫.叶尔莫洛夫上将,第四胸甲骑兵师师长帕维尔.舒瓦洛夫中将以下,十一名资深上校(准将)以上将官战死。
  大虞这边也死伤五千多骑,包括董金凤长子,京营扬威军统军董绍全中将在内的四名将军战死。
  但整体上,大虞骑兵取得了胜利,而且不是惨胜,他们以死伤五千的代价,重创俄军,使其死伤超过四万。
  虽然其中主要死伤来自哥萨克民兵,但亦有一个近卫骑兵军和一个胸甲骑兵师被重创,人数接近一万。
  此战极大打击了俄军士气,使得他们再也不敢发动大规模骑兵战斗,很多时候只能坐看大虞征俄军拔除位于伏尔加河两岸的堡垒。
  最重要的是,此战严重挫伤了俄军主帅库图佐夫的信心,使得他对于战争的走向开始趋于悲观。
  因为大虞这次骑兵突袭虽然做了很多掩饰,但快三万骑兵的调动,是不可能瞒过所有人的。
  但位于沿线的俄军各部,事事都慢一步,甚至有好几支部队明知当夜有大量骑兵穿过他们的防区,依然等到天明乃至下午才上报,办事之离谱,让人瞠目结舌。
  这是由于俄军内部的腐朽和僵化造成的,到了现在,俄军少校及以上军衔仍然全部由贵族担任,平民出身者再是优秀,一个上尉连长就到头了。
  这种情况下,贵族有了基本的保底,根本不把下面人当人,下面的低级军官和士兵也因为升官无望,极度缺乏主观能动性。
  反观大虞,从泥腿子爬上来的军官比比皆是,大贵族子弟不经过军校,也得从大头兵做起。
  就算军校出来,也不过就是个少尉军衔的大头兵,最多提升比一般人快一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