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7章 互为镜像的多瑙河与伏尔加河(4 / 5)
是以,收到乌迪诺率四万法军前来进攻的消息后,莫公泽没有再跑,而是将大军布置在了皮特什蒂等着乌迪诺。
皮特什蒂位于布加勒斯特西北一百二十公里处,是从南喀尔巴阡山脉下来后,前往布加勒斯特的必经之路。
1813年4月,双方在皮特什蒂爆发激战,莫公泽出动三藩军一万五千,加上其余辅兵两万五千,与法军四万对四万,展开了猛烈的对攻。
乌迪诺还是非常聪明的,他知道自己虽然是进攻者,但目前着急的是莫公泽,因为二十万法军全部到达之后,莫公泽是打不过的。
于是乌迪诺选择在皮特什蒂郊外背山列阵,没有主动去进攻莫公泽严防死守的皮特什蒂城。
莫公泽也早料到乌迪诺不会来进攻,参谋部的预案就是按进攻方做的,于是立刻出城抢攻,不让乌迪诺有时间在山上修建工事。
双方前后进行了六天的会战,关键点就在于三藩军能不能夺取乌迪诺占据的三个山头其中一个。
只要夺取一个,就可以将炮兵推到山上,利用火炮多,炮弹多的物资优势击败法军。
乌迪诺也知道这点,可是这三个山头相距不远且并不广大,上面没法囤积重兵守卫,只能拼团级单位的实力。
而在团级单位上,三藩军远远超过绝大部分法军。
除了装备上的优势,比如三藩军有针刺击发枪和六连左轮,以及精钢打造的刺刀外,还有单兵素质上的优势。
因为愿意到安西来拓殖的汉人,往往在家乡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老实种地的,擅长种地的,不会去走拓殖这条有生命危险的道路。
同时到了拓殖地,也要求自身素质过硬,说粗俗点就是不要求你嘴巴会讲道理,但一定要会用拳头、大刀讲道理。
很简单,拓殖是要跟大量当地人混居的,需要你去压制他们,同化他们,没点狠心,没点手段是吃不了这碗饭的。
而安西拓殖移民最大的来源地,又是甘南、陕北、晋西北、晋东和河北北部。
这些地方自古民族宗教等问题就很复杂,民风彪悍,是北方最好的兵源地。
重重因素迭加之下,能从三藩军中抽出来,以团级(千人)规模进行突击作战的全是硬茬,法军所谓的精锐,根本扛不住他们的进攻。
因此战斗打到第二天,三藩军最主要进攻的中间山头就被拿下。
随后莫公泽命令匈牙利骑兵堵截法军步兵,上万罗马尼亚民夫扛着附近两个山头法军的轰击,把火炮送上山头。
乌迪诺没想到山头丢的这么快,只能强令法军不要命的反扑,双方多次在山脚爆发激烈战斗,但无济于事,法军未能夺回山头。
等到第五天三藩军的大炮运上山包后,法军的伤亡一下就增大,直接打不下去了。
乌迪诺幻想的至少坚持半个月,等法军主力到达的梦想破碎,只能选择主动撤退。
最终乌迪诺的法军惨败,损失超过八千。
莫公泽的损失比法军还大,接近一万五,不过三藩军的伤亡只有两千来人,伤亡最大的是匈牙利人以及罗马尼亚辅兵。
1813年5月初,阿尔杰什河的水势终于平稳,拿破仑率主力开始逼近皮特什蒂,他厉处罚了乌迪诺,接过了所有法军的指挥权。
5月底,皮特什蒂守军扛不住法军主力的进攻,在莫公泽的命令下撤退,随后法军逼近到了布加勒斯特郊外。
布加勒斯特没有位于多瑙河畔,而是位于多瑙河三级支流登博维察河畔。
此河从布加勒斯特城中穿过,充沛的水源为这座占地宽广的城市带来了一连串多达十六个的大小湖泊。
城中有自十五世纪就开始修建的大量教堂,总数超过六十座,绝大部分都用坚固的石料修筑,一个教堂就是一个堡垒。
这就是莫公泽没有撤离布加勒斯特的原因,他以登博维察河和十六个湖泊为分割,用蒸汽机炮艇联通彼此,输送补给,让几乎没有内河战舰的法军难以发挥人数优势。 ↑返回顶部↑
皮特什蒂位于布加勒斯特西北一百二十公里处,是从南喀尔巴阡山脉下来后,前往布加勒斯特的必经之路。
1813年4月,双方在皮特什蒂爆发激战,莫公泽出动三藩军一万五千,加上其余辅兵两万五千,与法军四万对四万,展开了猛烈的对攻。
乌迪诺还是非常聪明的,他知道自己虽然是进攻者,但目前着急的是莫公泽,因为二十万法军全部到达之后,莫公泽是打不过的。
于是乌迪诺选择在皮特什蒂郊外背山列阵,没有主动去进攻莫公泽严防死守的皮特什蒂城。
莫公泽也早料到乌迪诺不会来进攻,参谋部的预案就是按进攻方做的,于是立刻出城抢攻,不让乌迪诺有时间在山上修建工事。
双方前后进行了六天的会战,关键点就在于三藩军能不能夺取乌迪诺占据的三个山头其中一个。
只要夺取一个,就可以将炮兵推到山上,利用火炮多,炮弹多的物资优势击败法军。
乌迪诺也知道这点,可是这三个山头相距不远且并不广大,上面没法囤积重兵守卫,只能拼团级单位的实力。
而在团级单位上,三藩军远远超过绝大部分法军。
除了装备上的优势,比如三藩军有针刺击发枪和六连左轮,以及精钢打造的刺刀外,还有单兵素质上的优势。
因为愿意到安西来拓殖的汉人,往往在家乡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老实种地的,擅长种地的,不会去走拓殖这条有生命危险的道路。
同时到了拓殖地,也要求自身素质过硬,说粗俗点就是不要求你嘴巴会讲道理,但一定要会用拳头、大刀讲道理。
很简单,拓殖是要跟大量当地人混居的,需要你去压制他们,同化他们,没点狠心,没点手段是吃不了这碗饭的。
而安西拓殖移民最大的来源地,又是甘南、陕北、晋西北、晋东和河北北部。
这些地方自古民族宗教等问题就很复杂,民风彪悍,是北方最好的兵源地。
重重因素迭加之下,能从三藩军中抽出来,以团级(千人)规模进行突击作战的全是硬茬,法军所谓的精锐,根本扛不住他们的进攻。
因此战斗打到第二天,三藩军最主要进攻的中间山头就被拿下。
随后莫公泽命令匈牙利骑兵堵截法军步兵,上万罗马尼亚民夫扛着附近两个山头法军的轰击,把火炮送上山头。
乌迪诺没想到山头丢的这么快,只能强令法军不要命的反扑,双方多次在山脚爆发激烈战斗,但无济于事,法军未能夺回山头。
等到第五天三藩军的大炮运上山包后,法军的伤亡一下就增大,直接打不下去了。
乌迪诺幻想的至少坚持半个月,等法军主力到达的梦想破碎,只能选择主动撤退。
最终乌迪诺的法军惨败,损失超过八千。
莫公泽的损失比法军还大,接近一万五,不过三藩军的伤亡只有两千来人,伤亡最大的是匈牙利人以及罗马尼亚辅兵。
1813年5月初,阿尔杰什河的水势终于平稳,拿破仑率主力开始逼近皮特什蒂,他厉处罚了乌迪诺,接过了所有法军的指挥权。
5月底,皮特什蒂守军扛不住法军主力的进攻,在莫公泽的命令下撤退,随后法军逼近到了布加勒斯特郊外。
布加勒斯特没有位于多瑙河畔,而是位于多瑙河三级支流登博维察河畔。
此河从布加勒斯特城中穿过,充沛的水源为这座占地宽广的城市带来了一连串多达十六个的大小湖泊。
城中有自十五世纪就开始修建的大量教堂,总数超过六十座,绝大部分都用坚固的石料修筑,一个教堂就是一个堡垒。
这就是莫公泽没有撤离布加勒斯特的原因,他以登博维察河和十六个湖泊为分割,用蒸汽机炮艇联通彼此,输送补给,让几乎没有内河战舰的法军难以发挥人数优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