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灭尽扶桑人!屠村灭镇,亡国换种!(2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朔这次派遣大军征扶桑,和忽必烈不同的是。忽必烈征扶桑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多年后,蒙古军已经不能打了。面对宋朝都非常吃力,四川地区甚至出现了大量的蒙古兵主动投降宋朝的情况。
  而现在,赵朔的八旗军却是处於战力最为巔峰的时期。
  还有一个不同就是,忽必烈的大军第一次征扶桑的时候,忽然间扶桑九州地区下了一场大暴雨,无数桥樑被摧毁,扶桑人只能紧急在筑后川修建了一个浮桥供大军通行。
  一道浮桥怎么够用?
  这就大大延缓了扶桑军的集结速度,也就让蒙古人失去了一战歼扶桑人主力的机会。
  蒙古军在百道原击败了扶桑军一部后,继续前行,结果不断遭到扶桑军的阻拦。
  这扶桑到底有多少军队啊?
  面对一股股杀来,连绵不尽,似乎永远杀不完的扶桑军,蒙古主帅有些懵逼。
  战斗了一天,回到船上后,就决定撤军了。结果又遇到了暴风雨,三万多大军丧失大半。
  不管怎么说吧,张世杰在百道原一战,已经消灭了扶桑在九州地区的主力。
  唯一的遗憾,是九州地区多山地丘陵,战马根本就奔驰不开,让汉军的追亡逐北大打折扣,还是有三万多扶桑军逃走了。
  休整了一夜之后,汉军才带著大量的輜重和扶桑俘虏,向九州地区的首府大宰府方向进去。
  大唐年间,白江口之战,扶桑主力全军覆没,扶桑震恐。为了防备唐军进攻扶桑,大宰府从博多湾附近的“那津官家”,搬到了此地。
  为了加强大宰府的防御,还在其北方修了一个“水城”加强其防御。
  所谓“水城”,其实並不是一个城池,而是一座用於防御的土坝,坝长两里半,高约三丈,外侧是一道近两丈深的护城河。
  这个“水城”后面,就是大宰府了。大宰府本身没有城墙,只有一种名叫“筑地塀”的围墙。或者说,这座“水城”,以及周围的高山就是大宰府的城墙。
  高山上的大野城,是大宰府最重要的防御支撑点。
  当然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这个专门为了抵抗六百多年前的唐军设计的防御体系,拿到现在来已经很不够看了。
  再加上九州地区主力以失,主帅少贰资能被俘,就更不够看了。
  张世杰的大军到了之后,竖立起白帐篷,宣布七日內不投降,全城上下除了年轻女子之外尽数屠之。
  另外,一方面打造攻城器械,一方面驱赶那些俘虏填“水城”的护城河。
  七日后,张世杰一声令下,汉军向“水城”发动了进攻。
  扶桑连拋石车都没有,哪里受得了这个打击?仅仅守了三日,水城即被攻破。
  张世杰进入大宰府,並且派军扫平了大野城。
  无论在大宰府还是大野城,张世杰全部严格执行了赵朔的政策,车轮放平,只留年轻女子。
  然后,张世杰一方面派人扼守关门海峡,防备扶桑人从本州方向派来的援军。一方面派人急速向驻在釜山港的赵朔报捷。
  满打满算,张世杰从釜山港出兵到为汉军取得落脚地,不过二十日而已。
  又七日后,赵朔在海军正红旗以及黑骑的护卫下,抵达大宰府。
  与此同时,大量的民间海商,载著大量的汉军將士、战马、各种后勤物资,源源不断地向博多湾运来。
  大宰府,政厅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