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宗室人口太多了怎么办?很简单,把(7 / 12)
那时候的开封城,可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城里的粮草眼瞅着就要没了,军饷也早就发不出来了。
当时朝廷又忙于对抗建奴,导致也无法支援开封。
可就在这危急时刻,周王朱恭枵跟别的那些王爷表现得完全不一样。
他心里清楚,开封城要是破了,自己全家都必死无疑,家中的那些金银财宝,也就都成了李自成的东西。
于是他马上下令,从王府的库房里拿出好几万两银子和数十万石的粮食。
然后让人把银子抬到城墙上,亲自去犒劳守城的士兵。
守城士兵们看到那白的银子,眼睛里一下子就有了斗志。
不光这样,周王还特意让人到处张贴了布告。
布告上写明无论何人只要愿意帮忙守城,就可获得赏银,谁要是能把农民军打退,他还会向朝廷推荐给他升官。
这一通忙活下来,效果自然也是立竿见影。
守城的军民看着那白的银子和藩王的承诺,一下子就像干柴遇到火,士气瞬间暴增,最终还真的击退了李自成的数十万大军!
当时崇祯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还特意下旨夸赞了周王的行为。
只是没想到周王最终还是死在了开封!
想到此处,崇祯心中又是一阵感慨,既有对老周王忠义之举的赞赏,又有对局势的无奈。
血书随后被递给朱慈烺,朱慈烺接过之后仔细查看了一遍,心中也是不由得也是有些佩服起了这位周王的深谋远虑。
倘若没有这封血书,眼前这群宗室子弟都将背上无诏进京的重罪。
可如今,老周王用这封血书,为他们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要知道在见到血书之前,崇祯心中早已有了决断。
那就是挑选几个带头的宗室杀一儆百,然后将其余人等全部剥夺爵位,统统关进凤阳高墙内,让他们在那里度过余生。
如此一来,既能警示其他宗室藩王,又能彰显朝廷律法的威严。
可如今,这封血书的出现,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时间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是好。
要是不放过他们吧?
崇祯自己心里过意不去,毕竟老周王这也算是以身殉国了,临了只想为家人求一条生路,这要是不答应岂不是显得他很无情?
要是答应吧,好像也不行!
往后那些藩王要是都这么干,那藩王无诏不得入京的规矩岂不是成了放屁?
就在这时,朱慈烺见崇祯面露难色,心中也大概知道他在纠结什么。
随即朱慈烺直接开口说道:
“行了,你们擅自进京之事,父皇和本宫都已了解。”
“即便事出有因,也不能改变你们违背祖制的事实。”
“至于如何处罚,本宫还需与父皇仔细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返回顶部↑
当时朝廷又忙于对抗建奴,导致也无法支援开封。
可就在这危急时刻,周王朱恭枵跟别的那些王爷表现得完全不一样。
他心里清楚,开封城要是破了,自己全家都必死无疑,家中的那些金银财宝,也就都成了李自成的东西。
于是他马上下令,从王府的库房里拿出好几万两银子和数十万石的粮食。
然后让人把银子抬到城墙上,亲自去犒劳守城的士兵。
守城士兵们看到那白的银子,眼睛里一下子就有了斗志。
不光这样,周王还特意让人到处张贴了布告。
布告上写明无论何人只要愿意帮忙守城,就可获得赏银,谁要是能把农民军打退,他还会向朝廷推荐给他升官。
这一通忙活下来,效果自然也是立竿见影。
守城的军民看着那白的银子和藩王的承诺,一下子就像干柴遇到火,士气瞬间暴增,最终还真的击退了李自成的数十万大军!
当时崇祯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还特意下旨夸赞了周王的行为。
只是没想到周王最终还是死在了开封!
想到此处,崇祯心中又是一阵感慨,既有对老周王忠义之举的赞赏,又有对局势的无奈。
血书随后被递给朱慈烺,朱慈烺接过之后仔细查看了一遍,心中也是不由得也是有些佩服起了这位周王的深谋远虑。
倘若没有这封血书,眼前这群宗室子弟都将背上无诏进京的重罪。
可如今,老周王用这封血书,为他们争取到了一线生机。
要知道在见到血书之前,崇祯心中早已有了决断。
那就是挑选几个带头的宗室杀一儆百,然后将其余人等全部剥夺爵位,统统关进凤阳高墙内,让他们在那里度过余生。
如此一来,既能警示其他宗室藩王,又能彰显朝廷律法的威严。
可如今,这封血书的出现,让他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时间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是好。
要是不放过他们吧?
崇祯自己心里过意不去,毕竟老周王这也算是以身殉国了,临了只想为家人求一条生路,这要是不答应岂不是显得他很无情?
要是答应吧,好像也不行!
往后那些藩王要是都这么干,那藩王无诏不得入京的规矩岂不是成了放屁?
就在这时,朱慈烺见崇祯面露难色,心中也大概知道他在纠结什么。
随即朱慈烺直接开口说道:
“行了,你们擅自进京之事,父皇和本宫都已了解。”
“即便事出有因,也不能改变你们违背祖制的事实。”
“至于如何处罚,本宫还需与父皇仔细商议一番再做决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