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农民军没饭吃了怎么办?当然是抢他(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身为张献忠麾下最为得力的干将,同时也是他的义子。
  平日里,李定国与刘文秀对张献忠恭敬有加,而张献忠也对这两位义子寄予厚望。
  李定国出身农民军,本来注定只是历史平平无奇的一员小将,然而在历史上他却有着另一重身份。
  那就是明朝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
  他虽然曾经是张献忠的义子和部下,但是在张献忠死后,他却毅然决然地归顺南明,在风雨飘摇的永历政权中,成为支撑起危局的核心支柱。
  李定国作战时,骁勇之势无人能及,谋略更是过人一等。
  他多次大败建奴,一度将南明濒临崩溃的颓败局势硬生生地扭转,也正因如此,他甚至被后人尊称为‘南明擎天一柱’。
  而其最为辉煌的战绩,首推大败建奴定南王孔有德!
  据说李定国巧用计策,将孔有德逼入绝境,孔有德走投无路之下,最终自焚而死。
  紧接着,他又精心设下埋伏,成功斩杀建奴敬谨亲王尼堪,最终完成了‘两蹶名王,天下震动’,这一不朽功勋。
  让天下人对他敬畏有加。
  哪怕后来永历皇帝驾崩,局势愈发艰难,他依旧坚守自身气节,面对建奴的威逼利诱,绝不低头投降,堪称明末汉人最后的脊梁。
  细究起来,李定国并非从一开始就真心想要造反。
  他是亲眼目睹明朝腐朽不堪,已然无力回天,才愤而举起反旗跟随张献忠造反。
  而当察觉到建奴即将在华夏大地肆虐,生灵涂炭之际,他又毫不犹豫地归降南明。
  只可惜,最终未能成功力挽狂澜,拯救华夏于水火。
  纵观其一生,满是悲壮。
  另一位刘文秀,虽然在声名上不及李定国那般如雷贯耳,但同样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杰出人才。
  他与李定国、孙可望、艾能奇一同,并称“大西四将军”。
  在张献忠死后,他也选择归顺南明永历政权,获封蜀王。
  在西南抗清的战场上他屡立战功,奋勇拼杀。
  只是可惜后来孙可望叛变,致使局势急转直下,刘文秀虽心中忧愤交加,却无力回天,最终抱憾病逝。
  总而言之,这两位都是明末时期难得的忠义之士。
  唯一可惜的就是他们现在并不忠于大明,而是忠于与张献忠!
  不多时,只见后方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随即两骑快马疾驰而来。
  正是李定国与刘文秀。
  只见这人年龄相仿,都在三十岁左右,不过李定国俊朗帅气、眉目之中自有一股英气,而刘文秀则是偏文弱了些,自带一股书生之气。
  二人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张献忠面前,整齐利落地单膝跪地,抱拳说道:
  “见过父亲!”
  虽然他们只是张献忠的义子,但张献忠平日里就与他们父子相称,所以这样的称呼并无不妥之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