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大明以后每年的税收有多少?答曰:(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如今大明的商税税率简直堪称历史之最,每年预估能有四千万两银子的收入,其中盐税更是占据了近乎一半的份额。
  这便意味着,只要大明往后不遭遇大规模的天灾人祸,田税基本上能够覆盖国家的各项支出,而商税则近乎纯利润。
  不出意外的话,田税与商税相加,朝廷每年大致能有八千万两银子的稳定税收。
  这一结果可是内阁与户部的官员们,经过好几天的严谨核算得出来的。
  大明建国将近三百年,户部的官员们对这些税收事务可谓了如指掌,得出的结果自然不会有误。
  当这具体的数额呈现在众人面前时,身为户部尚书的倪元璐瞪大了眼睛,满脸震惊,似乎没想到一年的税收居然会有这么多。
  就连平日里见多识广的内阁大臣们,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崇祯与朱慈烺同样被这数字惊到,顿时面露诧异之色。
  毕竟这个数字确实是有点夸张了。
  但更为关键的是,税收总额大幅增长了四倍,可老百姓的负担却实实在在地减轻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新增的税收大多落在了那些士绅豪强的头上。
  这些士绅豪强,占据了大明一半以上的耕地面积,以往却大多不用交税,如今新政推行,他们也必须依法纳税。
  也就是说,受苦的不再是普通百姓,而是这些往日里逍遥自在的士绅豪强。
  以往虽说大明实行三十税一的政策,可实际征收下来,往往高达三十税五,算下来的话也和新的税收差不多了。
  表面看来,这新的政策似乎并没有减轻老百姓的负担?
  但其实并非如此,因为这里面可是包含了人头税、田赋、均徭银以及各种奇奇怪怪的税。
  特别是人头税,这玩意儿从古至今都有,虽然朝廷一般规定是成年之后才会收取,但到了地方上之后基本上都是出生就会收取。
  平均下来一个人一年也就一钱银子,而这几乎都顶得上一亩地半年的税收了!
  不得不说,清朝虽然是一个很让人唾弃的朝代,但雍正的这一国策却是实实在在的为普通的老百姓着想的。
  朝堂上的大臣们,不少人本身就坐拥大量土地,对税收中的种种猫腻心知肚明。
  可即便如此,面对如今这全新的税收数据与政策,他们依旧觉得难以置信。
  崇祯更是激动得难以自已,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胡须,竟一下子揪下了一大把。
  要知道这可是整整八千万两银子的税收啊!
  他以前就连做梦都没有梦到过这么多的银子!
  想当初,国家每年的税收全部加起来还不到两千万两,几乎没到年底就会全部光。
  以至于常常拿不出钱来给军队发饷、给百官发俸禄,为此他几乎愁白了头。
  可如今因为这一系列改革之后,每年竟能有如此巨额的税收,且还不会加重百姓的负担,这对于崇祯而言简直宛如梦幻。
  但事实就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信。
  商议完最终结果之后,内阁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气敛息,将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崇祯,仿佛在等待他做出最后的定夺。
  毕竟事关重大,还是得由皇帝亲自点头之后,内阁和户部才能开始接下来的行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