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3章 一波三折(5k)(3 / 4)
这套法子对于十二机部搞点元器件啊什么的倒是够用了,至少够十二机部整点收音机电视机什么的用,但是对于高振东的目的来说,首先一个粉碎后的颗粒均匀性和颗粒细度就达不到要求。
再说了,就算是烧结粉碎,高振东这里可有人比十二机部的大部分同志都强。
高振东抄起电话,打向了技术处的工艺科。
“荣国,你来我这里一下。”
没多久,高振东刚到三轧厂就跟着他一起奋斗的老班底,刘荣国同志乐颠颠的跑了过来,现在他也是三分厂技术处工艺科的副科长了,干劲十足。
“总工,您叫我?”虽然现在位置上去了,很多时候也在忙钢铁手册的事情,但是刘荣国还是怀念一开始跟着高振东烧热电偶电极的日子,那是他工作走上高速轨道的起点,而且新奇味十足。
“对,有个新东西,交给你来搞一搞。可能用到烧结,也可能用到化学方法,总之,你要把这场仗打漂亮!”可能用到的材料不止一种,需要用到的工艺可能就很多。
刘荣国知道高振东的习惯,就是爱用一些部队上的口语,这和高总工的出身有关,现在刘荣国自己都爱上了这种感觉,一下子站得更笔挺了:“保证完成任务!”
“来来来,我们先搞这个。”高振东抽出一部分资料递给刘荣国。
“咦?四氧化三铁?”
刘荣国看着这次需要的产物,有点意外。这东西需要这么正儿八经的嘛?要多少,给自己打一个电话,分分钟就弄过来了,都不需要生产,仓库里大把。
听着他的话,高振东脑袋里突然想起了一个“四仰化三铁”的梗,差一点一声“man!!!”脱口而出。
好不容易压住这个冲动,高振东点了点头:“嗯,你继续看。”
刘荣国继续往下看,这回不是意外,而是惊吓。
“啊?这么细?!!!”
这个四氧化三铁,是要粉状的,这倒是不稀奇。
但是这个“粉”的程度,完全超出刘荣国的所有意料,甚至那个单位都有些陌生。
10~40nm!!!
nm,一个刘荣国在实际中别说使用了,就算是见都非常少见的单位。
和高振东上辈子那些商家动不动就吹的“纳米材料加持”不同,这东西算得上是真正的纳米材料,对于60年代中期的同志们来说有点陌生,自然是一点都不奇怪。
“对,纳米级别的fe3o4粉。”高振东笑道。
纳米级的四氧化三铁粉,是他准备试制的多种铁氧体材料的必备原料,不只是用在某一个单独的方面,所以在进行下一步工作之前,高振东把这部分给抽出来了。
这是要作为相关领域的基础原料使用的,单独给个课题倒也配得上。
而刘荣国这才明白,为什么高总工会专门把自己叫过来,同时很正经的布置任务。这东西看材料不难,但是想要作出他要求的形态,就很麻烦了,甚至刘荣国一时间都想不到到底用什么手段才能实现。
“不用担心,你按照这个工艺试制就好。”高振东看出刘荣国的担心,指了指他手上的那份材料。
刘荣国这才反应过来,傻了嘛不是,这么高难度的事情,高总工哪次不是先给铺垫铺垫?就连热电偶的那个电极现在看来不算难,当时高总工也是给了指导的。
这么困难的事情,高总自然早有准备。
他把工艺材料翻开一看,又傻眼了,真所谓是一波三折。
“化学方法?共沉淀?高总,这东西,我还真没怎么学过。”刘荣国对这方面,了解一点,但不多。
高振东把这件事情交给他而不是化工组的同志,自然是有相关的考虑,刘荣国工作年限长,经验也比较足,而且这个东西还是偏材料而不是偏化工。 ↑返回顶部↑
再说了,就算是烧结粉碎,高振东这里可有人比十二机部的大部分同志都强。
高振东抄起电话,打向了技术处的工艺科。
“荣国,你来我这里一下。”
没多久,高振东刚到三轧厂就跟着他一起奋斗的老班底,刘荣国同志乐颠颠的跑了过来,现在他也是三分厂技术处工艺科的副科长了,干劲十足。
“总工,您叫我?”虽然现在位置上去了,很多时候也在忙钢铁手册的事情,但是刘荣国还是怀念一开始跟着高振东烧热电偶电极的日子,那是他工作走上高速轨道的起点,而且新奇味十足。
“对,有个新东西,交给你来搞一搞。可能用到烧结,也可能用到化学方法,总之,你要把这场仗打漂亮!”可能用到的材料不止一种,需要用到的工艺可能就很多。
刘荣国知道高振东的习惯,就是爱用一些部队上的口语,这和高总工的出身有关,现在刘荣国自己都爱上了这种感觉,一下子站得更笔挺了:“保证完成任务!”
“来来来,我们先搞这个。”高振东抽出一部分资料递给刘荣国。
“咦?四氧化三铁?”
刘荣国看着这次需要的产物,有点意外。这东西需要这么正儿八经的嘛?要多少,给自己打一个电话,分分钟就弄过来了,都不需要生产,仓库里大把。
听着他的话,高振东脑袋里突然想起了一个“四仰化三铁”的梗,差一点一声“man!!!”脱口而出。
好不容易压住这个冲动,高振东点了点头:“嗯,你继续看。”
刘荣国继续往下看,这回不是意外,而是惊吓。
“啊?这么细?!!!”
这个四氧化三铁,是要粉状的,这倒是不稀奇。
但是这个“粉”的程度,完全超出刘荣国的所有意料,甚至那个单位都有些陌生。
10~40nm!!!
nm,一个刘荣国在实际中别说使用了,就算是见都非常少见的单位。
和高振东上辈子那些商家动不动就吹的“纳米材料加持”不同,这东西算得上是真正的纳米材料,对于60年代中期的同志们来说有点陌生,自然是一点都不奇怪。
“对,纳米级别的fe3o4粉。”高振东笑道。
纳米级的四氧化三铁粉,是他准备试制的多种铁氧体材料的必备原料,不只是用在某一个单独的方面,所以在进行下一步工作之前,高振东把这部分给抽出来了。
这是要作为相关领域的基础原料使用的,单独给个课题倒也配得上。
而刘荣国这才明白,为什么高总工会专门把自己叫过来,同时很正经的布置任务。这东西看材料不难,但是想要作出他要求的形态,就很麻烦了,甚至刘荣国一时间都想不到到底用什么手段才能实现。
“不用担心,你按照这个工艺试制就好。”高振东看出刘荣国的担心,指了指他手上的那份材料。
刘荣国这才反应过来,傻了嘛不是,这么高难度的事情,高总工哪次不是先给铺垫铺垫?就连热电偶的那个电极现在看来不算难,当时高总工也是给了指导的。
这么困难的事情,高总自然早有准备。
他把工艺材料翻开一看,又傻眼了,真所谓是一波三折。
“化学方法?共沉淀?高总,这东西,我还真没怎么学过。”刘荣国对这方面,了解一点,但不多。
高振东把这件事情交给他而不是化工组的同志,自然是有相关的考虑,刘荣国工作年限长,经验也比较足,而且这个东西还是偏材料而不是偏化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