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调苏定方回长安,要开战了(今日一(3 / 5)
赞悉若深吸一口气,抬头道:“如今的大唐,刚刚吞并了高句丽,百济和新罗,年底就会有一批百战悍卒从东岛抽回来,而开始准备征逻些需要的兵员和粮草,实际上只要明年风调雨顺,国使,其实明年秋后最足够了。”
丹增扎西瞳孔瞬间放大,忍不住的问道:“一年就足够了吗?”
“足够了。”赞悉若点点头,看着丹增扎西说道:“大唐真正的精力,其实更多的是分散在对东岛的消化上,而以皇帝一贯的作风,恐怕现在这个时候,东岛明年一年需要的东西,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明年秋后东岛丰收,人心安定……”
“他就可以全力的对向吐蕃。”丹增扎西深吸一口气,说道:“也就是说,到了明年秋后,大唐就会大规模的朝西昌州调兵。”
“是!”赞悉若点点头,说道:“只要到了明年秋后,那么不管我们在东吐谷浑有多少的布置,就都难以起到作用了,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在明年秋收时,西突厥暴动,东西吐谷浑暴动,若能再联系东岛遗族搅乱东岛,大军再从高原杀出,让大唐彻底的赶出东西吐谷浑,那么战争的主动权便掌握在我们手里了。”
“明年。”丹增扎西面色凝重起来。
这些年,吐蕃虽然在进行内部的治理和整合,但实际上,他们的目光一刻都没有从大唐的身上移开过。
大唐灭西突厥,他们也不是没有和阿史那·贺鲁联系过,但可惜,手上有二十多万控弦之士的贺鲁,根本就没有将吐蕃放在眼里。
然后,贺鲁败了。
二十多万大军,败在了大唐十五万人的手里。
整个战事持续甚至刚刚超过半年。
一个涉及近五十万人的大战,竟然没有对大唐造成多大的负担,甚至在之后,他们被大唐迅速地吞并。
吐蕃看的目瞪口呆,但最后也只能骂贺鲁太过愚蠢。
但之后,吐蕃就开始介入西突厥了,他们的动作很小心,甚至到现在,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东西吐谷浑就更别说了,大唐虽然没有吞并东西吐谷浑,但却夺了他们的治权和军权,不知道多少人对大唐痛恨彻骨。
如果西突厥暴动的同时,东西吐谷浑能在大唐的背后狠狠的插他们一刀,然后吐蕃再顺势冲下高原,那么一战可定大局。
但这里面,大唐的反应很重要。
大唐在西突厥和东西吐谷浑出事的时候,第一时间能够抽调多少兵力过去支援,同时结合西昌州的兵力,能不能抗住吐蕃的第一次攻势,若是不能,等到大唐反应过来,增援过去,倒霉的就是吐蕃了。
“阎立本在岐州,李德謇在兰州,房仁裕在沙州,夏州的席君买,还有剑南的李道宗,他们随时可能会增援到位。”丹增扎西抬头,看向赞悉若:“更别说还有顶在通天河的李君羡,第一个需要解决,否则烽火一起,长安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整个大唐,消息传递最快的,从来都是烽火。
从通天河到西昌州,从通天河到松州,只要通天河的烽火一起,兰州和巴蜀就能在极短的时间收到消息,然后第一时间将消息送到长安,送到皇帝手里。
“真正的关键是皇帝。”赞悉若轻轻点头,说道:“所以,我们只需在皇帝这一关彻底地堵死,在计划发动的时候,皇帝因为其他的事情反应不过来,甚至是完全没有反应,那么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吞并东西吐谷浑。”
丹增扎西深吸一口气,看着赞悉若道:“你是在想安西的那个人吧?”
“是!”赞悉若认真的点头,说道:“父亲当初的时候,就已经盯上了他,甚至开始有所接触,不过那个时候,公孙常刚死,要求他低调,所以他们就没有参与进来,也让他躲过一劫,十年来,他们终于在西域站稳了脚跟。”
丹增扎西点点头,也正是这十年,让吐蕃对那个人彻底的放心下来。
“吐蕃这些年在大唐虽然有所部署,但对高层动作却极为的困难。”赞悉若看向丹增扎西。
丹增扎西的脸色一阵难看。
如今的大唐,蒸蒸日上,谁会和吐蕃勾连。
便是有那么一两个被大唐抓住把柄的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将吐蕃给卖掉,成为大唐算计吐蕃的棋子。
这是他们最小心的。 ↑返回顶部↑
丹增扎西瞳孔瞬间放大,忍不住的问道:“一年就足够了吗?”
“足够了。”赞悉若点点头,看着丹增扎西说道:“大唐真正的精力,其实更多的是分散在对东岛的消化上,而以皇帝一贯的作风,恐怕现在这个时候,东岛明年一年需要的东西,他已经做好了准备,只要明年秋后东岛丰收,人心安定……”
“他就可以全力的对向吐蕃。”丹增扎西深吸一口气,说道:“也就是说,到了明年秋后,大唐就会大规模的朝西昌州调兵。”
“是!”赞悉若点点头,说道:“只要到了明年秋后,那么不管我们在东吐谷浑有多少的布置,就都难以起到作用了,所以最好的办法,便是在明年秋收时,西突厥暴动,东西吐谷浑暴动,若能再联系东岛遗族搅乱东岛,大军再从高原杀出,让大唐彻底的赶出东西吐谷浑,那么战争的主动权便掌握在我们手里了。”
“明年。”丹增扎西面色凝重起来。
这些年,吐蕃虽然在进行内部的治理和整合,但实际上,他们的目光一刻都没有从大唐的身上移开过。
大唐灭西突厥,他们也不是没有和阿史那·贺鲁联系过,但可惜,手上有二十多万控弦之士的贺鲁,根本就没有将吐蕃放在眼里。
然后,贺鲁败了。
二十多万大军,败在了大唐十五万人的手里。
整个战事持续甚至刚刚超过半年。
一个涉及近五十万人的大战,竟然没有对大唐造成多大的负担,甚至在之后,他们被大唐迅速地吞并。
吐蕃看的目瞪口呆,但最后也只能骂贺鲁太过愚蠢。
但之后,吐蕃就开始介入西突厥了,他们的动作很小心,甚至到现在,也没有几个人知道。
东西吐谷浑就更别说了,大唐虽然没有吞并东西吐谷浑,但却夺了他们的治权和军权,不知道多少人对大唐痛恨彻骨。
如果西突厥暴动的同时,东西吐谷浑能在大唐的背后狠狠的插他们一刀,然后吐蕃再顺势冲下高原,那么一战可定大局。
但这里面,大唐的反应很重要。
大唐在西突厥和东西吐谷浑出事的时候,第一时间能够抽调多少兵力过去支援,同时结合西昌州的兵力,能不能抗住吐蕃的第一次攻势,若是不能,等到大唐反应过来,增援过去,倒霉的就是吐蕃了。
“阎立本在岐州,李德謇在兰州,房仁裕在沙州,夏州的席君买,还有剑南的李道宗,他们随时可能会增援到位。”丹增扎西抬头,看向赞悉若:“更别说还有顶在通天河的李君羡,第一个需要解决,否则烽火一起,长安都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整个大唐,消息传递最快的,从来都是烽火。
从通天河到西昌州,从通天河到松州,只要通天河的烽火一起,兰州和巴蜀就能在极短的时间收到消息,然后第一时间将消息送到长安,送到皇帝手里。
“真正的关键是皇帝。”赞悉若轻轻点头,说道:“所以,我们只需在皇帝这一关彻底地堵死,在计划发动的时候,皇帝因为其他的事情反应不过来,甚至是完全没有反应,那么我们就有足够的时间,吞并东西吐谷浑。”
丹增扎西深吸一口气,看着赞悉若道:“你是在想安西的那个人吧?”
“是!”赞悉若认真的点头,说道:“父亲当初的时候,就已经盯上了他,甚至开始有所接触,不过那个时候,公孙常刚死,要求他低调,所以他们就没有参与进来,也让他躲过一劫,十年来,他们终于在西域站稳了脚跟。”
丹增扎西点点头,也正是这十年,让吐蕃对那个人彻底的放心下来。
“吐蕃这些年在大唐虽然有所部署,但对高层动作却极为的困难。”赞悉若看向丹增扎西。
丹增扎西的脸色一阵难看。
如今的大唐,蒸蒸日上,谁会和吐蕃勾连。
便是有那么一两个被大唐抓住把柄的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将吐蕃给卖掉,成为大唐算计吐蕃的棋子。
这是他们最小心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