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9章 三仙谷(3 / 5)
陶峰变目光沉凝,立时传下谕令:缓速前行,不得莽撞入谷。
此地虽云集两观修士,料想对方不至公然行那偷袭之举,但若寻些由头,做些手脚,折损福生观颜面,却非难事。
众修闻言,皆打起十二分精神,收敛遁光,驾驭祥云,缓缓向谷中推进,约莫一刻光景,队伍方才沉稳地驶入山谷腹地。
就在此刻,陈沐似有所感,眸光倏然抬起,如电般射向正东方向那座最为雄峻的山峰。
此峰傲视群峦,地势最高,山脚下深潭幽邃,暗流涌动不息。
峰顶之上,赫然筑有一座法坛,十余位服色各异、气息渊深的道人静立其上,正是两仪观一行!
陶峰变的目光几乎在同一时间锁定彼处,双目不由微微一眯,寒光乍现即隐。
他并未作声,只略一停顿,便沉稳地引领着福生观众人,朝着西面那座与之相对的最高山峰,徐徐降下云头。
法坛之上,一位应邀前来助阵的问道真君放声大笑,声震四野:
“哈哈哈!纵使他福生观人多势众又如何?未战先怯,已然落了下乘,我等占此高绝之处,那陶老道竟连上前质问一声的胆色都无……”
此人虽见己方人数处于劣势,面上却不见半分忧色,反而借机大肆讥讽,言语间满是讨好齐云素之意。
齐云素负手立于法坛正中,神色古井无波,自不会被这等浅薄的谄媚之词所动。
他目光淡然扫过对面西峰,视线却不由自主地被一道素袍身影牢牢吸引。
恰在此时,陈沐似有所感,眸光如电,亦自西峰遥遥投来。
两道目光,于千仞高空、两峰之间,无声交汇。
仅此一瞬,齐云素那平静的面容上,竟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凝重。
他略一思忖,将侍立一旁的卫沧东唤至近前,声音低沉:“劫雷古池那边……如何回复的?”
卫沧东双眉紧锁,面露难色,似不知如何措辞,只得硬着头皮拱手道:“回禀师叔,冬一道友得知此事后,确然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然则,不知为何,其言语间似有重重顾虑,始终未曾给出切实承诺,只言道……若有机缘,或会亲临此间……”
眼见齐云素脸色渐沉,卫沧东心中暗叹,垂首深深一拜:“弟子无能,未能促成此事,恳请师叔责罚。”
齐云素摆了摆手,声音听不出喜怒:“罢了,劫雷古池之人,行事岂是我等所能揣度强求?此非你之过。”
他沉吟片刻,又将罗封与那位宋姓道姑唤至身前,声音压得更低:
“适才,我以望气之术观福生观阵势,发觉其气象已与上次截然不同,非但不见灰败死气缠绕,反有一股沛然清气直冲霄汉,显是气数未绝之兆。”
“清气?”罗封心头一动,似有所悟,“师叔是指……那位来自碧落潮生阁的道友?”
齐云素缓缓颔首,目光深邃:“正是,此人身绕道韵,气运之强盛,竟能反哺、支撑一宗道统兴衰!依我推断……”
他顿了顿,语出惊人,“此人恐怕不止是真仙道统门人那般简单,极有可能……乃是某位仙君座下亲传!”
“仙君?!”
此言一出,罗封、宋姓道姑连同卫沧东,三人皆如遭雷击,瞳孔剧震,脸上写满了极致的惊骇与难以置信,几欲脱口惊呼,却又生生扼住!
仙君!
那是何等遥不可及的存在?于他们而言,已是传说中的人物。 ↑返回顶部↑
此地虽云集两观修士,料想对方不至公然行那偷袭之举,但若寻些由头,做些手脚,折损福生观颜面,却非难事。
众修闻言,皆打起十二分精神,收敛遁光,驾驭祥云,缓缓向谷中推进,约莫一刻光景,队伍方才沉稳地驶入山谷腹地。
就在此刻,陈沐似有所感,眸光倏然抬起,如电般射向正东方向那座最为雄峻的山峰。
此峰傲视群峦,地势最高,山脚下深潭幽邃,暗流涌动不息。
峰顶之上,赫然筑有一座法坛,十余位服色各异、气息渊深的道人静立其上,正是两仪观一行!
陶峰变的目光几乎在同一时间锁定彼处,双目不由微微一眯,寒光乍现即隐。
他并未作声,只略一停顿,便沉稳地引领着福生观众人,朝着西面那座与之相对的最高山峰,徐徐降下云头。
法坛之上,一位应邀前来助阵的问道真君放声大笑,声震四野:
“哈哈哈!纵使他福生观人多势众又如何?未战先怯,已然落了下乘,我等占此高绝之处,那陶老道竟连上前质问一声的胆色都无……”
此人虽见己方人数处于劣势,面上却不见半分忧色,反而借机大肆讥讽,言语间满是讨好齐云素之意。
齐云素负手立于法坛正中,神色古井无波,自不会被这等浅薄的谄媚之词所动。
他目光淡然扫过对面西峰,视线却不由自主地被一道素袍身影牢牢吸引。
恰在此时,陈沐似有所感,眸光如电,亦自西峰遥遥投来。
两道目光,于千仞高空、两峰之间,无声交汇。
仅此一瞬,齐云素那平静的面容上,竟掠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凝重。
他略一思忖,将侍立一旁的卫沧东唤至近前,声音低沉:“劫雷古池那边……如何回复的?”
卫沧东双眉紧锁,面露难色,似不知如何措辞,只得硬着头皮拱手道:“回禀师叔,冬一道友得知此事后,确然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然则,不知为何,其言语间似有重重顾虑,始终未曾给出切实承诺,只言道……若有机缘,或会亲临此间……”
眼见齐云素脸色渐沉,卫沧东心中暗叹,垂首深深一拜:“弟子无能,未能促成此事,恳请师叔责罚。”
齐云素摆了摆手,声音听不出喜怒:“罢了,劫雷古池之人,行事岂是我等所能揣度强求?此非你之过。”
他沉吟片刻,又将罗封与那位宋姓道姑唤至身前,声音压得更低:
“适才,我以望气之术观福生观阵势,发觉其气象已与上次截然不同,非但不见灰败死气缠绕,反有一股沛然清气直冲霄汉,显是气数未绝之兆。”
“清气?”罗封心头一动,似有所悟,“师叔是指……那位来自碧落潮生阁的道友?”
齐云素缓缓颔首,目光深邃:“正是,此人身绕道韵,气运之强盛,竟能反哺、支撑一宗道统兴衰!依我推断……”
他顿了顿,语出惊人,“此人恐怕不止是真仙道统门人那般简单,极有可能……乃是某位仙君座下亲传!”
“仙君?!”
此言一出,罗封、宋姓道姑连同卫沧东,三人皆如遭雷击,瞳孔剧震,脸上写满了极致的惊骇与难以置信,几欲脱口惊呼,却又生生扼住!
仙君!
那是何等遥不可及的存在?于他们而言,已是传说中的人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