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逆天改命(3 / 3)
“哎,不瞒你说,你带来的这些东西啊,正是我需要的。”陆国华伸手抚摸著这些东西说,“镇上其实是有一所小学的,但是稍微偏远一点的村子基本都不去上学。不光是嫌麻烦,主要是这里的人认知不足,他们觉得读书没啥用。”
他苦笑著说:“最讽刺的是,有人当著我们这些插队落户的知青的面质问我们,读书有啥用,我们这些读书人最后不还是跑来跟他们这些农民学种地吗。”
“我一时间都无言以对。”
“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些事,让我坚定了办学校的信念,哪怕只有一个学生,那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我当年决定办这所学校的时候啊,小霜还不到三岁。当时我去镇里面想要点什么帮助和扶持,结果镇里都觉得我这是在多此一举。当然我也知道镇里面財政困难,所以最后就只扛回来了这块黑板。”
“这间教室是我一点一点建起来的,你看这些桌椅板凳,也都是我自己学著做的。”
“一开始,一个学生都没有,我就挨家挨户地去跑,请他们把孩子送来上课。可他们居然觉得我是不是想骗他们的钱。”陆国华无奈的苦笑著摇头,“你猜后来是怎么把孩子骗来上课的吗?”
周奕回答道:“您答应管饭?”
陆国华顿时哈哈大笑:“你真是太聪明了,没错,我答应村民,只要是愿意来上课的孩子,午饭我来管。就这么著,他们都肯把孩子送过来了。”
周奕对这样的结果其实並不感到意外,经济和文化越落后的地方,人们的认知和逻辑就越原始,这是很正常的。
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胃口一个比一个大。
俗话就是,半大小子,吃跑老子。
在物资匱乏的年代,能省一顿饭,那农民自然就非常乐意了。
搞不好陆国华的这个举动,可能还间接刺激到了杨家屯的人口出生率,毕竟这个便宜是不占白不占。
只是对陆小霜一家三口而言,恐怕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了,为此可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因为在平时的聊天里,陆小霜有一次说过,好像自己小时候从来没有吃饱过。
刚来宏城念初一的时候,她是全班最瘦弱的那个。
不过陆国华並没有提及这些,而是直接跳过了这中间经歷的种种险难险阻。
“后来,学生就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有十四个。村支书就把我的事情上报给了镇里,镇政府也非常照顾我们,承认了杨家屯小学,还每个月给我开工资,这才熬了过来。”
周奕问道:“那这么多年了,孩子的父母就没有想著表示表示吗?”
周奕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就是想知道,这些人究竟是质朴单纯的农民,还是穷山恶水的愚民。
幸好陆国华给他的答案让他欣慰。
“有,第二年就有人觉得不好意思,给拿来了粮食,后面也有。” ↑返回顶部↑
他苦笑著说:“最讽刺的是,有人当著我们这些插队落户的知青的面质问我们,读书有啥用,我们这些读书人最后不还是跑来跟他们这些农民学种地吗。”
“我一时间都无言以对。”
“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些事,让我坚定了办学校的信念,哪怕只有一个学生,那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我当年决定办这所学校的时候啊,小霜还不到三岁。当时我去镇里面想要点什么帮助和扶持,结果镇里都觉得我这是在多此一举。当然我也知道镇里面財政困难,所以最后就只扛回来了这块黑板。”
“这间教室是我一点一点建起来的,你看这些桌椅板凳,也都是我自己学著做的。”
“一开始,一个学生都没有,我就挨家挨户地去跑,请他们把孩子送来上课。可他们居然觉得我是不是想骗他们的钱。”陆国华无奈的苦笑著摇头,“你猜后来是怎么把孩子骗来上课的吗?”
周奕回答道:“您答应管饭?”
陆国华顿时哈哈大笑:“你真是太聪明了,没错,我答应村民,只要是愿意来上课的孩子,午饭我来管。就这么著,他们都肯把孩子送过来了。”
周奕对这样的结果其实並不感到意外,经济和文化越落后的地方,人们的认知和逻辑就越原始,这是很正常的。
这个年纪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胃口一个比一个大。
俗话就是,半大小子,吃跑老子。
在物资匱乏的年代,能省一顿饭,那农民自然就非常乐意了。
搞不好陆国华的这个举动,可能还间接刺激到了杨家屯的人口出生率,毕竟这个便宜是不占白不占。
只是对陆小霜一家三口而言,恐怕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了,为此可能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因为在平时的聊天里,陆小霜有一次说过,好像自己小时候从来没有吃饱过。
刚来宏城念初一的时候,她是全班最瘦弱的那个。
不过陆国华並没有提及这些,而是直接跳过了这中间经歷的种种险难险阻。
“后来,学生就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有十四个。村支书就把我的事情上报给了镇里,镇政府也非常照顾我们,承认了杨家屯小学,还每个月给我开工资,这才熬了过来。”
周奕问道:“那这么多年了,孩子的父母就没有想著表示表示吗?”
周奕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其实很简单,他就是想知道,这些人究竟是质朴单纯的农民,还是穷山恶水的愚民。
幸好陆国华给他的答案让他欣慰。
“有,第二年就有人觉得不好意思,给拿来了粮食,后面也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