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内外交困(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374章 内外交困
  在火光的照耀下,韦显很快确认了自己的猜测,局势已经变得不容忽视,漳州城内似乎有某些军队或势力正在做出反叛的举动。
  这一切,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与郑鸿逵的反正之心密切相关,可来的却非常不是时候。
  “他娘的,这些该死的海寇,怎么会这样?”韦显几乎咬牙切齿。
  他深知,这场乱局的背后,必然涉及到了郑鸿逵的某些决策或者行动。更让他焦虑的是,如果郑鸿逵在这一刻选择背弃,漳州一旦陷入更大的混乱,整个南方战局都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掌柜,我们怎么办?要不要找机会撤?”一个手下看着下方街道上的火光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焦急。
  韦显神色阴沉,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虽然撤退是一种选择,但如果在此时撤离,可能会错过唯一的机会,甚至可能永远无法掌握主导权。
  他站在屋顶,凝视着远处混乱的景象,目光如电,迅速扫视着周围,分析着眼前的情形。虽说城内的骚乱刚刚爆发,但这些骚动未必能撼动漳州的根基。
  “这点人闹不出什么动静来,估计很快就会被扑灭了。”韦显低声说道,心中显然已做了应对的打算。在吩咐手下继续观察局势后,他则滑着梯子下到了院子里,准备继续做好下一步的安排。
  果然,如韦显所料,骚乱不到半个时辰就被平息了。街道上的喧嚣逐渐消散,紧接着,就有城内的士兵开始沿街高喊,宣告这场骚乱不过是闯入城中的一伙假扮商队的毛贼,经过大军的迅速剿灭后,局势已经恢复平静。
  然而,韦显的眉头依旧没有松开,他知道这一切远非如此简单。漳州的局势不仅仅是外敌的威胁,内部的矛盾也同样激烈,尤其是郑鸿逵的动向,始终让他感到不安。
  正在这时,杂货铺的当家的也从睡梦中醒了过来,看到韦显依旧在院中,便立刻向他走了过来。这位当家的身在漳州城多年,对于城内更深层次的动静,有着直接的接触。
  韦显便毫不客气,直接要求他去打听更为具体的消息:“你去打听一下,不要回避任何问题,尤其是冯双礼那边的情况。”
  当家的虽然心中有些犹豫,但也知道韦显的身份特殊,若不竭尽所能满足,岂能避免招来麻烦。他立刻应允,带着银钱和一些厚礼,便急匆匆地出去了。
  韦显内心依旧忐忑不安,漳州的情况复杂,一旦郑鸿逵背叛或做出不利举动,这座城池的局势就会变得无比危险,甚至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漳州作为福建平定战役的关键点,任何突发的变故都可能导致大明南方战局的动荡,甚至影响整个大明的命运。
  因此,韦显必须随时准备应对最坏的局面。
  不久,院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掌柜的再次匆匆回到了屋内,面色凝重。
  “掌柜的,消息怎么样?”韦显见状,立刻问道。
  掌柜的的脸色略显苍白,眼中闪过一丝惊恐,显然所获的消息不太乐观。
  “这次,估计是出了大事了。”掌柜的低声道,声音带着几分颤抖:
  “听说是有一队士兵,三四十个人,他们趁着夜间值守的机会,准备逃出城去,结果被人告发了。现在,张将军的儿子已经带兵剿灭了这伙叛军。这种事情,不只是乱民能做的,肯定有更大的内情,城内的气氛,已经越来越不对劲了。”
  韦显听罢,心中暗自松了口气,郑鸿逵的部下能够如此果断、迅速地镇压叛乱,足以证明他对漳州城的掌控力非同一般。而且,在四面敌对的情况下,郑鸿逵能保持如此高效的指挥和控制,无疑说明他已经做好了周密的准备,甚至可能提前布置好了应急方案。
  对于韦显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欣慰的信号。不过,韦显的心情并未因此得到完全的放松,他清楚地知道,表面的安定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已解决。
  韦显快速问道:“还有其他的消息吗?现在外面是什么情况?”
  那个掌柜无奈地摇了摇头,眼中带着一丝叹息道:
  “漳州城的局势越来越复杂了。我早先听到一些消息,郑鸿逵似乎不满大老爷的调遣,已经在密谋着什么事情。现在,郑家的兵力已经四面八方包围了漳州,他就算有三头六臂,也难以抵挡这么多的郑军。如果城破了,恐怕又得发生屠城的惨剧。”
  掌柜停顿了一下,随即又叹息道:“漳州的局势已经无法持续了,我听说很多人已经开始准备逃离了。”
  韦显心头一紧,尽管他并不完全相信掌柜所说的每一个字,但从他说出的这些消息来看,漳州的局势确实不像他所预想的那样简单。
  郑鸿逵的反正迹象愈发明显,且郑家的力量早已四面逼近,这一切都暗示着,漳州的局势随时可能崩盘,而这种崩盘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南方的战局。
  韦显的心情愈发沉重,他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确保自己的安全,同时也要为陛下提供最及时的情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