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击溃(3 / 3)
然而,这些老兵如今所面对的敌人,早已不再是那些散乱的民兵或者杂牌军。
郑鸿逵麾下的精锐部队——野战军,拥有完备的军阵和精锐的兵力,训练有素,作战时能够配合默契,攻防之间形成铁壁般的屏障。
洪旭军的战斗力曾在一段时间内让敌人胆寒,尤其是在镇压叛乱和土匪时,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不屈的战斗精神屡屡取胜。
可现在,洪旭军的兵力与民兵混杂,尤其是大量地方民兵的加入,虽然增加了数量,但却大大削弱了整体的战力。
地方民兵大多数并未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他们仅仅是为了维护地方治安而被临时召集,面对正规军队的压迫,几乎毫无反抗之力。
这些民兵常常心生畏惧,看到敌军压境便会产生慌乱,甚至开始相互踩踏,失去了基本的秩序与协同。
更糟糕的是,这些民兵并不是单纯的散兵游勇,他们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许多甚至在突如其来的战斗中表现得犹豫不决,而面对正面强敌,更是直接陷入极度的慌乱。
郑鸿逵见状,毫不迟疑地调整部署,指挥原本用以防守的数百兵马全数投入了反击。
随着他一声令下,郑军的精锐迅速成阵,铁骑出击,掀起了如潮水般的进攻。
面对突如其来的反扑,洪旭军的士气彻底崩溃,曾经咄咄逼人的阵形一瞬间被撕裂。
原本坚不可摧的战线在郑军精锐的攻势下瞬间出现了大规模的溃散,眼见自己大军失去控制,洪旭军的士兵们纷纷开始向后退却。
随着一声声的惨叫和哀嚎,洪军的溃兵像潮水一般向后涌去那些从未经历过如此惨烈战斗的地方民兵更是早已陷入了恐慌之中,他们不再顾及什么荣誉和忠诚,只求一条生路。
而洪旭军的老兵们,也在这一瞬间作出了冷静的决策——他们没有拼死抵抗,而是趁机顺势撤退。
毕竟,与其在这片混乱的战场上和这些经验尚浅的地方民兵同归于尽,不如借机逃脱,或许还能保住性命。
“撤!快撤!”洪旭军中军官们在惊慌中大喊。
面对溃兵如潮,郑鸿逵丝毫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战场上的胜负往往决定于最后的反扑。
如果此时不加速追击,洪旭军的老兵可能会在混乱中重新组织起反击力量,甚至给郑军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兄弟们!杀敌不过一瞬,乘胜追击!”郑鸿逵的声音铿锵有力,他挥刀指向前方。
(本章完) ↑返回顶部↑
郑鸿逵麾下的精锐部队——野战军,拥有完备的军阵和精锐的兵力,训练有素,作战时能够配合默契,攻防之间形成铁壁般的屏障。
洪旭军的战斗力曾在一段时间内让敌人胆寒,尤其是在镇压叛乱和土匪时,他们凭借着丰富的经验和不屈的战斗精神屡屡取胜。
可现在,洪旭军的兵力与民兵混杂,尤其是大量地方民兵的加入,虽然增加了数量,但却大大削弱了整体的战力。
地方民兵大多数并未经过专业的军事训练,他们仅仅是为了维护地方治安而被临时召集,面对正规军队的压迫,几乎毫无反抗之力。
这些民兵常常心生畏惧,看到敌军压境便会产生慌乱,甚至开始相互踩踏,失去了基本的秩序与协同。
更糟糕的是,这些民兵并不是单纯的散兵游勇,他们的心理素质参差不齐,许多甚至在突如其来的战斗中表现得犹豫不决,而面对正面强敌,更是直接陷入极度的慌乱。
郑鸿逵见状,毫不迟疑地调整部署,指挥原本用以防守的数百兵马全数投入了反击。
随着他一声令下,郑军的精锐迅速成阵,铁骑出击,掀起了如潮水般的进攻。
面对突如其来的反扑,洪旭军的士气彻底崩溃,曾经咄咄逼人的阵形一瞬间被撕裂。
原本坚不可摧的战线在郑军精锐的攻势下瞬间出现了大规模的溃散,眼见自己大军失去控制,洪旭军的士兵们纷纷开始向后退却。
随着一声声的惨叫和哀嚎,洪军的溃兵像潮水一般向后涌去那些从未经历过如此惨烈战斗的地方民兵更是早已陷入了恐慌之中,他们不再顾及什么荣誉和忠诚,只求一条生路。
而洪旭军的老兵们,也在这一瞬间作出了冷静的决策——他们没有拼死抵抗,而是趁机顺势撤退。
毕竟,与其在这片混乱的战场上和这些经验尚浅的地方民兵同归于尽,不如借机逃脱,或许还能保住性命。
“撤!快撤!”洪旭军中军官们在惊慌中大喊。
面对溃兵如潮,郑鸿逵丝毫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战场上的胜负往往决定于最后的反扑。
如果此时不加速追击,洪旭军的老兵可能会在混乱中重新组织起反击力量,甚至给郑军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兄弟们!杀敌不过一瞬,乘胜追击!”郑鸿逵的声音铿锵有力,他挥刀指向前方。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