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决策(2 / 2)
朱慈烺的声音清晰而坚定道:“若是让荷兰人按自己的节奏调整部署,我们的半年来的精心布局,便将功亏一篑。”
周世显点头,心中也极为清楚当前的紧迫性,道:“是的,陛下,现在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若是拖延,荷兰人便有更多时间调整策略,这不仅影响赤嵌城的防线,甚至会威胁到整个大明东南沿海的安全。行动必须迅速、果断,绝不能让荷兰人有喘息之机。”
朱慈烺听了,思索片刻,低声说道:“没错,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
他快速转身,步伐急促地走到一侧的地图前,指着上面标注的赤嵌城道:“如果我们按照原定的时间突袭,恐怕会错过最佳时机。现在,我们必须提前发动,越快越好!”
周世显的心脏也不禁加速跳动,心中暗自佩服皇帝的果断,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时刻,他从未见过如此沉稳且果敢的领导者。
周世显的语气越加严肃道:“陛下,我们的行动队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命令下达,立即出发。但问题在于,如何确保突袭不会被荷兰军察觉,毕竟他们的防线可不容小觑。”
朱慈烺站在地图前,沉思片刻后,嘴角勾起一丝冷笑道:“我们必须利用荷兰军的自信,他们认为自己掌控了赤嵌城的防线,便会放松警惕。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先下手为强。行动的时机,必须抓住一刻不放。”
周世显听后,心头一震,随即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道:“明白了,陛下。我们将迅速调整部署,配合突袭计划。”
朱慈烺回头看向周世显,眼中闪烁着坚定道:“是的,世显。赤嵌城的命运,就在这一刻,我们必定会胜利!”
朱慈烺深知,历史的每一点改变都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即便是微不足道的举动,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改变局势的走向。正因如此,他的忧虑并非仅局限于荷兰的增兵,问题远不止于此。
贺楠虽然在心底早有反正之意,但在荷兰大军的援兵不断增强、气势愈发强大的情况下,贺楠是否还会继续坚持自己的立场,是否敢于冒险反正,这正是朱慈烺所深思的问题。对于他而言,任何单个个体的力量都不值得依赖,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大势的变化与格局的波动。
“若我身为荷兰总督,面对目前的局面,必定会让揆一在自己走后立刻采取行动。”朱慈烺凝视着面前的地图,低沉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深思道:
“如此一来,不仅两边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若形势真的恶化,也还能在两国之间居中调解。毕竟,荷兰兵力日益强盛,一旦巴达维亚的援兵进城,赤嵌城内的汉军将彻底失去反抗的能力。而荷兰总督此次调兵的秘密行动,实际上是对汉军的不信任,已然说明事情已经不可再拖。”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深邃:“而且,事态的加剧,已经没有退路,不能再等待。他们若要突破,我自然会让他们执行预案,一切随时准备。”
周世显站在朱慈烺身旁,神情依然保持着冷静的警觉,心中却明白,这种大局的考量,远非简单的军事部署可以应对的。
“可是,管世胜那边.事情是否已经准备妥当?”周世显略有迟疑地问道:“之前虽有预案,但若突然发动,行动队的准备时间未必充足。匆忙之间,若有疏漏,可能会影响到全局,甚至败坏陛下的大计。”
他的话语中,带着对事态发展的深深忧虑。周世显不仅仅是一个忠诚的臣子,他更是一个极为审慎的谋士。朱慈烺看重他,正是因为他懂得如何预见决策中的隐患,并不盲目附和,而是敢于提出自己真实的看法,提醒上层决策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唯有这种深思熟虑的人,才能在紧急时刻保持冷静,为朱慈烺的决策提供更为完善的支持。
“没有时间再等他们做好准备。”朱慈烺微微摇了摇头,语气中透露出一股决断的坚定道:
“管世胜的能力已经在潮惠战役中得到了验证,他绝不是一个只会等待命令的人,否则世显,你也不会选他来执行这次行动。预案已经提前准备,而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他必定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开展他应有的行动。”
朱慈烺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了大帐的帷幔道:“时间紧迫,决策不能拖延。”他低声命令道:“柳生,立刻派人通知参谋部,召集各营将领,立刻召开军事会议。”
而命令一出,柳生立即转身离去,迅速消失在营帐外。(本章完) ↑返回顶部↑
周世显点头,心中也极为清楚当前的紧迫性,道:“是的,陛下,现在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若是拖延,荷兰人便有更多时间调整策略,这不仅影响赤嵌城的防线,甚至会威胁到整个大明东南沿海的安全。行动必须迅速、果断,绝不能让荷兰人有喘息之机。”
朱慈烺听了,思索片刻,低声说道:“没错,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
他快速转身,步伐急促地走到一侧的地图前,指着上面标注的赤嵌城道:“如果我们按照原定的时间突袭,恐怕会错过最佳时机。现在,我们必须提前发动,越快越好!”
周世显的心脏也不禁加速跳动,心中暗自佩服皇帝的果断,在这样一个危机四伏的时刻,他从未见过如此沉稳且果敢的领导者。
周世显的语气越加严肃道:“陛下,我们的行动队已经做好了准备,一旦命令下达,立即出发。但问题在于,如何确保突袭不会被荷兰军察觉,毕竟他们的防线可不容小觑。”
朱慈烺站在地图前,沉思片刻后,嘴角勾起一丝冷笑道:“我们必须利用荷兰军的自信,他们认为自己掌控了赤嵌城的防线,便会放松警惕。我们可以借此机会,先下手为强。行动的时机,必须抓住一刻不放。”
周世显听后,心头一震,随即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道:“明白了,陛下。我们将迅速调整部署,配合突袭计划。”
朱慈烺回头看向周世显,眼中闪烁着坚定道:“是的,世显。赤嵌城的命运,就在这一刻,我们必定会胜利!”
朱慈烺深知,历史的每一点改变都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即便是微不足道的举动,也有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改变局势的走向。正因如此,他的忧虑并非仅局限于荷兰的增兵,问题远不止于此。
贺楠虽然在心底早有反正之意,但在荷兰大军的援兵不断增强、气势愈发强大的情况下,贺楠是否还会继续坚持自己的立场,是否敢于冒险反正,这正是朱慈烺所深思的问题。对于他而言,任何单个个体的力量都不值得依赖,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大势的变化与格局的波动。
“若我身为荷兰总督,面对目前的局面,必定会让揆一在自己走后立刻采取行动。”朱慈烺凝视着面前的地图,低沉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深思道:
“如此一来,不仅两边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若形势真的恶化,也还能在两国之间居中调解。毕竟,荷兰兵力日益强盛,一旦巴达维亚的援兵进城,赤嵌城内的汉军将彻底失去反抗的能力。而荷兰总督此次调兵的秘密行动,实际上是对汉军的不信任,已然说明事情已经不可再拖。”
他顿了顿,眼中闪烁着深邃:“而且,事态的加剧,已经没有退路,不能再等待。他们若要突破,我自然会让他们执行预案,一切随时准备。”
周世显站在朱慈烺身旁,神情依然保持着冷静的警觉,心中却明白,这种大局的考量,远非简单的军事部署可以应对的。
“可是,管世胜那边.事情是否已经准备妥当?”周世显略有迟疑地问道:“之前虽有预案,但若突然发动,行动队的准备时间未必充足。匆忙之间,若有疏漏,可能会影响到全局,甚至败坏陛下的大计。”
他的话语中,带着对事态发展的深深忧虑。周世显不仅仅是一个忠诚的臣子,他更是一个极为审慎的谋士。朱慈烺看重他,正是因为他懂得如何预见决策中的隐患,并不盲目附和,而是敢于提出自己真实的看法,提醒上层决策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唯有这种深思熟虑的人,才能在紧急时刻保持冷静,为朱慈烺的决策提供更为完善的支持。
“没有时间再等他们做好准备。”朱慈烺微微摇了摇头,语气中透露出一股决断的坚定道:
“管世胜的能力已经在潮惠战役中得到了验证,他绝不是一个只会等待命令的人,否则世显,你也不会选他来执行这次行动。预案已经提前准备,而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他必定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开展他应有的行动。”
朱慈烺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了大帐的帷幔道:“时间紧迫,决策不能拖延。”他低声命令道:“柳生,立刻派人通知参谋部,召集各营将领,立刻召开军事会议。”
而命令一出,柳生立即转身离去,迅速消失在营帐外。(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