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直播嬴稷炫崽秦始皇 第21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棣雄才大略,自然知道大宁诸卫所的重要性,
  他在永乐八年第一次北征时对金幼孜等人说:“今灭此残虏,惟守开平、兴和、宁夏、甘肃、大宁、辽东,则边境可永无事矣。”
  这也是为什么他非要北征, 一生都在北征,甚至都死在了北征路上的缘故了。】
  【何福曾请求朱棣复置东胜卫,但朱棣不以为然, 只在此年九月给何福的批复中写道:
  “尔奏欲立东胜卫, 此策甚喜, 须俟镇虏、定边,诸卫皆定然后立之, 则永远无虞。”
  朱棣认为设置卫所是要等到明军消灭岭北行省的残元势力继承确定元朝的北方边界后再办的事情,
  但是由于朱棣病死在了北伐的路上,当年朱元璋在漠南设置的诸卫所都没来得及恢复。
  宣德时,北方游牧民族通过卫所旧地对明朝的威胁日增。】
  【明朝对蒙古封建主虽然也封以王位等, 同时给印、授敕、赐衣, 允许世袭,但并没有改变蒙古贵族的封建游牧制度。
  因此, 蒙古各部的分裂状态依然如故,这是蒙古各部不断与明朝抗衡的重要原因。
  这个问题大致解决是在清朝的时候,
  清朝皇太极继位以后,为了确保对蒙古的控制,逐步地、然而也是坚定地在蒙古实行了划分牧地、编旗设佐(佐领)、更定爵秩、军令政令统一等一系列制度,建立起牢固的君臣、主从关系。】
  朱元璋:“!!!”
  这个消息比之前所有的信息都让他来的重视!
  要知道,蒙古一直以来都是他的心头大患,哪怕是天幕说朱棣五次远征漠北,都没有让朱元璋放下心来。
  因为他根本也没有把蒙古给打服!
  对于这个老对手,朱元璋可是太明白了。
  性如烈火,桀骜不驯。
  若是真能收复,那可是对大明太有利了!
  “标儿,听到了吗?”朱元璋下意识的说,“这蒙古居然可以收服!”
  众臣听到朱元璋这个话,多少心里有了点谱。
  虽然天幕上说的燕王殿下很厉害,但是在皇帝陛下的心理,还是对太子最满意啊……
  若是太子无事,那日后这个皇位还是会落在太子头上了。
  朱标也晃了晃。
  他还以为,日后……
  或许还是他误会了父皇吧……
  “儿臣日后必将好好研究,如何将蒙古收于麾下!”
  “好!”
  【不过虽然朱棣是个铁血皇帝,一生都在征战,但是也不得不提的是,从朱棣开始,明朝便出现了一个很不好的现象。
  那就是弃边,也就是说放弃已有的土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