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小树不修不直溜!白脸张居正,红脸(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梁梦龙说完后,户科给事中李涞立马站了出来。
  此人曾是地方御史,去年年底才在六科任职,但言辞锋利,说话攻击性极高。
  “陛下,李总兵有开边拓土之功不假,但仰仗的乃是我朝强大的国力以及对待鞑靼的政策,朝廷对他多次封赏,已令他位极人臣!”
  “他曾虚报战功,曾克扣军饷,曾杀害无辜流民,当下又使得辽东之兵只知李家而不知朝廷……此等边将,不应过宠,臣反对封爵乃是为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考虑。”
  “至于梁部堂所言的有助于振奋天下军心,臣以为不一定要用封爵来彰显。另外,梁部堂言压制武将使得将才凋零,我朝从成祖开始,对待武将便是此等政策,臣并未看到将才凋零,看到的反而是武将势大,利用职权贪赃枉法者越来越多……”
  李涞这番话,俨然是一锅大杂烩,将这两日反对封爵者的理由全都囊括进去。
  他说完,大多数反对封爵的官员再开口,那就是赘述了。
  数名准备站出发言的科道官不由得瞪了他一眼,然后朝外走出一步,拱手高声道:“臣附议!”
  这时,兵部的一名主事站了出来,先是朝着小万历拱手,然后看向李涞。
  “李户科,你称李总兵克扣军饷,虚报战功,杀害无辜流民,可有实证?朝廷多次查无实据的事情,你竟还能将其当作罪证在陛下面前胡言?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李成梁名声虽不是太好,也曾犯过错误,但大多都是小过。
  像克扣军饷、虚报战功、不是无实证便是彻查后李成梁只有对下属监管不严之过,并无实据。
  至于杀害无辜流民,更是很难证明真伪的事情。
  战事一起,容易有误伤,很难说是不是刻意杀人而揽功。
  “无实证?那是因李家在辽东一手遮天,将实证销毁而已,若朝廷能将李总兵调离辽东,不出三个月,自有人举报李家的诸多罪证!”一名科道官站出来说道。
  “可笑!因你的一句话,朝廷便将一名总兵调离辽东,一旦辽东边防出事,这个责任,你承担的起吗?”
  ……
  “陛下,臣以为李户科所言的辽东之兵只知李家而不知朝廷,更是一派胡言,当下我朝满是军户家庭,不能因李家培养出了将帅之才,便认为其有逾矩之举,此乃因噎废食的臆测。”
  “臆测?为何其他边镇的总兵没有此等臆测,为何其他边镇的总兵没有被弹劾一手遮天?”
  “那是因李总兵功高,被一些无知者诽谤而已。”
  ……
  顿时,一众持不同观点的官员论辩起来。
  此乃常朝论辩的常规流程了,官员们各抒己见,只要言语不涉人身攻击,只要不动手,小万历几乎都会听完。
  有时,六部的部堂官也会参与进去,但内阁三大阁老一般不参与。
  不多时,讨论声越来越激烈。
  有科道官、翰林官、兵部官、五军都督府的官,不过除梁梦龙外,其他衙门的部堂官都没有参与。
  他们大概率已看出了小万历的目的。
  五军都督府的勋贵官员虽也参与了论辩,但他们不讲李成梁之对错,只讲边将的功劳与艰辛。
  ……
  约一刻钟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