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小万历:读世宗实录,修帝王心术,(2 / 5)
近午时。
陆续有其他衙门的官员呈递奏疏,有支持裁冗官冗职的,也有反对裁冗官冗职的。
不过规模并不是太大。
很多官员都在等明日常朝上,小万历如何定性此事。
若小万历出言支持,那此策施行就成了定论;若小万历有犹豫之色,那反对的官员将大批量呈递反对奏疏,谋得转机。
……
七月十三日,清晨,皇极门下,常朝朝会。
通政使司当值官念诵近日奏疏。
令百官都没有想到的是,竟无一封涉及裁天下冗官冗职策的奏疏。
之后,五大阁臣发言。
全都在讲“先民、再吏、后官”之策以及海上贸易的情况。
通政使当值官不念裁天下冗官冗职奏疏,那必然是小万历的意思。
五大阁臣也不说此事,是明白,小万历想要将此事当成“百官挺举”之事执行,而不是皇帝下令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易显得君王寡恩。
但很多官员不知小万历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是支持裁天下冗官冗职还是反对。
因小万历与五大阁臣都避开了此事,那些犹豫纠结的官员不知该如何站队,故而都选择不提及此事。
很快,常朝结束,此事没有任何进展。
……
近午时。
就在很多官员犹豫着是要支持还是要反对的时候。
宫内一条爆炸性消息传出。
冯保向小万历与两宫太后进言,称内廷也有严重的冗官冗职现象,他建议内廷与外朝同时施行裁冗官冗职策。
冯保敢公开这样进言,显然代表的是小万历之意。
这时候。
一些聪明的官员明白了小万历的意思。
原来小万历不言,不是反对此策,更不是想看一看群臣之意再做决定,只是不想背下“君王寡恩”的名头。
小万历对此策乃是默许的。
但他希望京师百官能主动呈递奏疏支持此策,希望一些自认会被裁革的官员能向衙门主官自请裁革。
京师内的聪明官员还是很多的。
午后,通政使司大门前,热闹得如同正阳门下。 ↑返回顶部↑
陆续有其他衙门的官员呈递奏疏,有支持裁冗官冗职的,也有反对裁冗官冗职的。
不过规模并不是太大。
很多官员都在等明日常朝上,小万历如何定性此事。
若小万历出言支持,那此策施行就成了定论;若小万历有犹豫之色,那反对的官员将大批量呈递反对奏疏,谋得转机。
……
七月十三日,清晨,皇极门下,常朝朝会。
通政使司当值官念诵近日奏疏。
令百官都没有想到的是,竟无一封涉及裁天下冗官冗职策的奏疏。
之后,五大阁臣发言。
全都在讲“先民、再吏、后官”之策以及海上贸易的情况。
通政使当值官不念裁天下冗官冗职奏疏,那必然是小万历的意思。
五大阁臣也不说此事,是明白,小万历想要将此事当成“百官挺举”之事执行,而不是皇帝下令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易显得君王寡恩。
但很多官员不知小万历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是支持裁天下冗官冗职还是反对。
因小万历与五大阁臣都避开了此事,那些犹豫纠结的官员不知该如何站队,故而都选择不提及此事。
很快,常朝结束,此事没有任何进展。
……
近午时。
就在很多官员犹豫着是要支持还是要反对的时候。
宫内一条爆炸性消息传出。
冯保向小万历与两宫太后进言,称内廷也有严重的冗官冗职现象,他建议内廷与外朝同时施行裁冗官冗职策。
冯保敢公开这样进言,显然代表的是小万历之意。
这时候。
一些聪明的官员明白了小万历的意思。
原来小万历不言,不是反对此策,更不是想看一看群臣之意再做决定,只是不想背下“君王寡恩”的名头。
小万历对此策乃是默许的。
但他希望京师百官能主动呈递奏疏支持此策,希望一些自认会被裁革的官员能向衙门主官自请裁革。
京师内的聪明官员还是很多的。
午后,通政使司大门前,热闹得如同正阳门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