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南京裁革策!瑟瑟发抖的南京官场(4 / 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到第二条裁革令,沈念满意地点了点头。
  职位越低的官员,越需要体力,若年过甲,无大功还有小过,理应被罢黜,将机会留给年轻人。
  至于贪墨受贿、犯下大过的不职官员,不在裁革之列,而在《大明律》的处置范围内。
  这条裁革令,放在南京城尤为合适。
  而此刻,在场的南京官员,脸色都难受得如同便秘一般。
  要知,五品以下的官员被罢黜后,几乎是没有退休俸禄与奖赏的。
  丢了官,就要自食其力去生活了。
  以上两条,足以裁革南京城近三成的官员,在他们眼里,这个力度太大了。
  赵锦接着说道:“其三,自认能力不足,自请去职者,建议朝廷补年之半俸至七十岁,一年一发。”
  听到这条裁革令,沈念忍不住露出笑脸。
  接下来的官场必然越来越卷,一些六十岁左右,只想摆烂的官员,不如自请去职,年领半俸到七十岁。
  由于这类官员职位都不会很高,年俸很少,朝廷绝对是同意这笔钱的。
  此刻,沈念看向赵锦,露出倾佩的目光。
  赵锦比他想象中的大胆。
  这三条裁革之策,完全是为南京的官员们量身打造。
  不过裁冗官相对于裁冗职,还只是开胃小菜。
  一职对一官,乃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裁职,直接是将坑填平,相当于清除掉了一堆萝卜。
  赵锦朝着前方迈出两步,然后环顾四周。
  “接下来,本官说一下裁冗职之策。”
  “万历三年,陛下便有谕令,称南京职务清要,若非缺用,官不必备,员缺不补,然这几年,鲜有员缺情况。”
  “老夫根据近五年来,南京各衙各官的考绩,参考官员职事,拟定出了一份南京冗职名单,老夫以为,名单之内的官职,皆应去除,待政事忙碌,必须添加之时,再由吏部核定后,添补即可。”
  随即,赵锦念起了南京冗职名单。
  “裁革南京仓场总督与戎政协理一职,由户部左侍郎兼任;裁南京太常司少卿;裁户部湖广清吏司员外郎;裁工部虞衡司主事,左右评事;裁鸿胪寺鸣赞、序班;裁太医院惠民药局大使、副使,由院判兼之……裁五城兵马司副指挥使、留守五卫千户;裁中左二府锦衣卫各佥书、大校场营把总……共计一百二十七个冗职。”
  “所有在任冗职官员,限三个月内向南京守备厅交接,考绩优良者由吏部改用,考绩不良者,建议主动乞休致仕。”
  说罢,赵锦朝着沈念微微拱手,然后环顾四周,道:“诸位若有异议,可直接道出!”
  沈念一脸的满意之色。
  由他来想,绝对想不到这么完善的执行之策。
  因这些裁革条件有重合,南京城的官员大约会被裁革四成,其中五品以下官员占近九成。
  沈念的心理预期在五成以下,至于南京城外属于南直隶的地方,裁革一成左右即可。
  南直隶的主要冗官冗职,都集中在南京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