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我说的(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既然警察无能,没法制止流氓对当地居民的敲诈勒索,不如就选流氓本人当他们的官长。
  一样要交保护费,不如钱买太平。
  嗯,这种休克疗法未必不是一种思路。
  上一届大选时,也就是爆炸案后,正是基于同样的理由,让百分之五的牧民把票投给了不共戴天的仇敌,湿婆军。
  与此同时,一个马拉巴尔山从事广告摄影的朋友打电话给阿莫尔。
  他说他破天荒打算投一次票,身为精英人士,他以前从不关心这些。
  “我就在以前你们家住的那块地方。”他在电话的另一头说,投票站设在沃尔辛厄姆女子学校。
  “我面前有两个投票箱。一个上面写着人民院,另一个上面写着联邦院。到底哪个是中泱政府,哪个是邦政府?”他十分困惑地问阿莫尔,对选举常识一无所知。
  全国大选和邦选举同时进行,着实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
  在乔格什瓦里,没有人会问这样的问题。穷人对选举投票这件事非常积极,因为这事关他们的生计。
  如果你问玛玛,你觉得孟买是谁的?是马拉巴尔山的富人的,还是如今翻身农奴把歌唱的马拉提人的?
  他会笑起来告诉你:“孟买要么属于吃瓦达餐包的人,要么不属于任何人。”
  无论是湿婆军,还是国大党,都无法左右一千多万人的思想。
  这些年来,孟买经历了三次大选。印度为了表明其忠于民主制的决心,不断做着无比痛苦又坚持不懈的努力。
  它必须一次又一次证明:我们是民主国家。
  而这个国家的人民所具有的耐心,实在让人惊奇。
  年复一年,别无选择,也无怨无悔,他们履行着自己投票的义务。
  91年时,57%的印度人参与了投票。96年,投票人数上升了一个百分点。到去年,这一数值进一步上升,六亿印度人当中的62%行使了他们的投票权。
  而99年的印度大选有何意义呢?斥巨资、冒酷暑在全国上下游说拉票,可选来选去,在德里执政的依旧是那几张面孔。
  都说今年不会有人投票了,印度会刮起抵制的风潮,但最终,九月初的投票率只不过略有下滑。
  人们依旧忍受着高温,在投票点前排起长长的队伍。
  这或许便是这个印度国家的命数。
  人们不问他们为何而投票,他们只管投就是了。
  九月底,投票结果出来了,统治孟买近十年的湿婆军输掉了本次大选。
  下议院选举,即全国大选,印人党却再次获胜,他们把权力抓的更紧了。
  湿婆军和印人党在马邦的失利,却没人觉得意外。
  他们曾对贫民区的选民承诺:要建四百万套房屋造福大众,但最终建起的房屋数量还不足四千。
  吃瓦达餐包的人抛弃了他们,这无关暴力,也无关宗教信仰。
  对大多数人而言,他们真正看重的依旧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
  不过湿婆军却再次陷入了紧张的气氛,因为刚刚上台的国大党那里,正在重提斯里克里希纳调查报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