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赖账(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468章 赖账
  印度在90年代的时候是非常缺电的,政府为了鼓励资本进入电力市场,特地允许外资100%持股。
  安然投资的达博尔电力公司,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诞生的产物。
  项目最早在83开启谈判,95年签约,99年开始投入使用。
  结果才两年时间不到,投资30亿美元的达博尔电力公司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
  当初在签订协议时,安然和马邦政府约定,后者将以10美分的价格从达博尔电厂购电。
  且协议中还有最低购电量的补充条款,即马邦电力公司在不缺电的情况下,也要采购足量的达博尔电力。
  纵观整份合约,大多数条件都对安然公司十分有利。
  为了保证项目的成功运转,印度政府还对合同提供了反担保。
  譬如在马邦电力公司无力执行合约条款时,印度政府会进行兜底。
  可见当初印度国内的电力资源是有多匮乏,政府几乎给了极大的优惠政策。
  不过在售电协议中,计价单位是美元。
  即不管卢比的汇率怎么变化,马邦政府的采购价都是10美分每度电。
  五年前的10美分合计2.7卢比,今天却是4.5卢比。
  这就是问题所在,卢比一直在贬值。
  五年前马邦电力公司以2.7卢比的进价购电,那是有的赚的。
  五年后以4.5卢比采购,不仅没赚,还亏本。
  随着苏尔、信实、阿达尼集团纷纷进入电力市场,印度国内的电力价格早就降到3卢比左右。
  马邦电力公司以10美分买回来的电力,只能亏本卖出去,卖的越多只能亏的越多。
  只两年时间这家国营公司就亏损达十亿美元,大家都被这个数字吓到了。
  毫无疑问,以阿三的尿性,即使是国营公司,也不会当这个冤大头。
  马邦电力公司拒绝支付款项,要求达博尔削减他们的采购价。
  总公司安然不同意,要求马邦电力公司遵守契约精神,偿还欠款。
  这帮西方资本吃定了马邦电力公司,谁让当初合同是这么规定的呢。
  况且安然在欧洲的情况也不很好,内部问题重重,急需大笔资金来回血。
  他们怎么可能放弃这块肥肉,现在既然马邦政府耍耐,那就去找德里政府。
  谁让他们当初提供了反担保呢,作为整个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德里那边总不能反悔吧。
  得知消息的罗恩,第一时间就给新德里打了电话。
  “绝对不要理睬他们!这帮吸血鬼当初就用心险恶!”
  “国大党那些蠢货只知道签合同,却压根没想到这一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