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封朱应【大宁边军指挥使】!朱元璋与朱标的父子情!(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你我父子,说什么谢。”朱元璋温和笑道,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慈爱,双手轻轻搭在朱标的肩膀上。
  “爹。”朱标十分感激地说道:“辽东光复,青史留名。你给儿子的太多了。”
  朱标看着朱元璋,眼中闪烁着感动的。
  “哈哈。”
  朱元璋大笑道:“别说一个光复辽东之功!未来整个大明都是你的。”
  “爹如今活着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能够从爹的手中接过一个更好的大明。”
  “昔日汉朝时,文景之治,青史留名。”
  “爹是一个平民出身,手中沾染了不知多少人的鲜血,手中也不知道宰了多少贪官污吏!”
  “文帝那种千古一帝,爹是没有办法成就了。”
  “但你可以。爹希望你以后以文帝为标榜,成为我大明的文帝,恩泽天下,恩泽万民,与民同休,与民更始。”
  “这,就是爹对你最大的期望啊。”
  朱元璋说这话时,眼神中充满了对朱标的期待与信任,双手紧紧地握住朱标的肩膀。
  “儿子……”
  朱标目光坚定,直视着朱元璋,语气极为郑重地回道:“一定不会让爹失望。”
  此刻的他,站得笔直。
  仿佛将所有的决心都凝聚在这一句话中,周身散发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气场。
  朱元璋看着朱标这副模样,脸上瞬间绽放出爽朗的笑容,随后他伸出宽厚的手掌,连连拍着朱标的肩膀,发出欣慰的笑声,说道:“哈哈,爹相信你。”
  他的手掌拍在朱标肩膀上,带着十足的力量,却又满含慈爱,每一下都似在传递着信任与鼓励。
  在这奉天殿内。
  阳光透过琉璃瓦的缝隙,洒下一道道明亮的光线,映照出这父子二人的身影。
  对于朱标而言,身处太子之位,肩头承担着沉重的责任。
  平日里,他需周旋于朝堂之上,处理各类军政事务,平衡各方势力。
  在众多复杂的国政面前,他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凭借着自身卓越的军政才能,将诸多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
  大臣们汇报政务时,他总能迅速抓住关键,做出合理的决策,军事调度上,他也展现出非凡的谋略,为大明的稳定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
  朱标!的确从未让朱元璋失望过。
  “爹。”
  朱标微微眯起双眼,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容,带着一丝了然,轻声问道:“辽东将定,之所以将大军留在辽东镇守,不仅仅是为了安定辽东吧。”
  其实早在之前唐铎与兵部上奏是否传召将领回朝时,朱标心思敏锐,便已隐隐察觉到其中深意。
  “坐。”
  朱元璋脸上笑意未减,略微一动,直接坐在了这大殿的阶梯之上,他目光温和地看向朱标,眼神中满是慈爱与亲近,仿佛此刻他们并非身处威严的朝堂,而是在寻常的家中。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