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进阶(11 / 12)
虽然这类现象在数年前就被星际调查员记录,但直到此刻他才真正意识到这些特殊存在的重要价值。
通过日常观察,他逐渐发现异人们具备高效执行任务的潜力,并开始尝试与之合作。
当得知叶休正在招募同乡时,纳戈金并未感到意外。
他灵活调整策略,通过任务委托与玩家建立互利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星际货币伊纳尔的普及,救援队发布的奖励任务迅速成为玩家首选。
相比避难所的传统任务,前者显然更具吸引力。
叶休并未直接发放货币奖励,而是凭借与纳戈金的合作渠道,为麾下成员争取到优质任务资源。
这种“任务中转站”的运营模式颇具巧思:
依托星际势力资源,构建玩家与npc间的经济闭环。
如同搭建自动运转的生态系统,玩家在其中既充当生产者又成为消费者,形成可持续的价值链条。
随着阵营优势逐渐显现,论坛讨论持续发酵。
通过玩家实测对比,异星阵营展现出的任务多样性远超预期。
虽然星际时代的全面优势尚未完全展开,但已有迹象表明,该阵营在跨星系资源整合方面具备独特潜力。
正如玩家戏称:异星人脉团的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
从最初版本就开始埋设的布局,此刻终于显现出环环相扣的战略价值。
嘉顿星系的地方新闻还在持续跟进灾情报道,民调数据表明超过九成的歌朵拉民众都力挺救援队。
街头巷尾自发组织的光烛祈福会更是随处可见,大家对这些同盟伙伴的遭遇感同身受。
有了救援队的强力支援,海蓝星的情况确实有所改善,连续五天刷新单日收治人数的纪录。
不过科研团队那边的攻关进度卡了壳,眼下只能围着感染者打转,短时间内怕是难有突破性进展。
叶休心里明镜似的——黯星那帮人肯定在暗处盯着救灾进展。
虽说这几天水面平静得很,连纳戈金这些老江湖都没察觉异常。
可他就是能嗅到空气里那股暴风雨前的压抑感。
表面看海蓝星局势正在好转,可只有他知道异化病毒这潭水深得很。
等到异化原体进入下一阶段进化,现在用的抑制剂就得失效。
到时候剂量要翻三倍才能顶用,可生产线就那么多,现在救得越欢实,将来被迫做选择题的时候就越难收场。
活生生的人命要放在天平上称量,光是想到可能引发的乱子就让人脑壳疼。
更要命的是这病毒越进化越邪乎。等它攒够经验值,发作规律就不再是随机模式,而是会玩战术搞偷袭。
现在还能用超能者当护身符,等病毒升到高阶,普通超凡者都得栽跟头,往后怕是顶级战力也难逃魔爪。
最瘆人的是病毒完全体成型后,每次发病都在啃食宿主脑神经。
时间一长人就变傻了不说,发病时那酸爽劲儿比磕药还上头几十倍。 ↑返回顶部↑
通过日常观察,他逐渐发现异人们具备高效执行任务的潜力,并开始尝试与之合作。
当得知叶休正在招募同乡时,纳戈金并未感到意外。
他灵活调整策略,通过任务委托与玩家建立互利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星际货币伊纳尔的普及,救援队发布的奖励任务迅速成为玩家首选。
相比避难所的传统任务,前者显然更具吸引力。
叶休并未直接发放货币奖励,而是凭借与纳戈金的合作渠道,为麾下成员争取到优质任务资源。
这种“任务中转站”的运营模式颇具巧思:
依托星际势力资源,构建玩家与npc间的经济闭环。
如同搭建自动运转的生态系统,玩家在其中既充当生产者又成为消费者,形成可持续的价值链条。
随着阵营优势逐渐显现,论坛讨论持续发酵。
通过玩家实测对比,异星阵营展现出的任务多样性远超预期。
虽然星际时代的全面优势尚未完全展开,但已有迹象表明,该阵营在跨星系资源整合方面具备独特潜力。
正如玩家戏称:异星人脉团的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
从最初版本就开始埋设的布局,此刻终于显现出环环相扣的战略价值。
嘉顿星系的地方新闻还在持续跟进灾情报道,民调数据表明超过九成的歌朵拉民众都力挺救援队。
街头巷尾自发组织的光烛祈福会更是随处可见,大家对这些同盟伙伴的遭遇感同身受。
有了救援队的强力支援,海蓝星的情况确实有所改善,连续五天刷新单日收治人数的纪录。
不过科研团队那边的攻关进度卡了壳,眼下只能围着感染者打转,短时间内怕是难有突破性进展。
叶休心里明镜似的——黯星那帮人肯定在暗处盯着救灾进展。
虽说这几天水面平静得很,连纳戈金这些老江湖都没察觉异常。
可他就是能嗅到空气里那股暴风雨前的压抑感。
表面看海蓝星局势正在好转,可只有他知道异化病毒这潭水深得很。
等到异化原体进入下一阶段进化,现在用的抑制剂就得失效。
到时候剂量要翻三倍才能顶用,可生产线就那么多,现在救得越欢实,将来被迫做选择题的时候就越难收场。
活生生的人命要放在天平上称量,光是想到可能引发的乱子就让人脑壳疼。
更要命的是这病毒越进化越邪乎。等它攒够经验值,发作规律就不再是随机模式,而是会玩战术搞偷袭。
现在还能用超能者当护身符,等病毒升到高阶,普通超凡者都得栽跟头,往后怕是顶级战力也难逃魔爪。
最瘆人的是病毒完全体成型后,每次发病都在啃食宿主脑神经。
时间一长人就变傻了不说,发病时那酸爽劲儿比磕药还上头几十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