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故人之姿(3 / 6)
眼前这文姓老者说得实在,而他对大汉的態度与看法,基本上可以代表很大一部分荆州豪强对大汉的態度与看法。
所以说,战爭的胜利,確实比任何口头或文字的舆论宣传都要有用得多,战爭胜利的本身,就是最好的舆论宣传。
荆州人心可用。
“不知將军可是国姓?”那文氏老者见身前这位蓄著一副短须的年轻將军沉默,忽然问道。
“哦?”刘禪一滯,“我確姓刘,文老如何能知?”
那文正回忆道:“老朽观將军年轻英武,气度非凡,像极了……像极了六年前,在此地接见过老朽的一位將军。”
刘禪闻此一怔,心中瞭然,旋即接过话题道:“老先生好意,我代大汉將士领受。这三万石粮食,確可解我王师燃眉之急。此事,我必会如实稟报陛下。”
文正闻言,面上顿露喜色,心中大石落了一半:
“多谢將军!待王师克復夷陵,重振荆州之日,还请將军务必光临丹阳聚,让我文氏略尽地主之谊,以报今日引荐之恩!”
区区一个荆门文氏,一个小地方的小豪强,名不见经传,想要献美於汉,那也得看大汉愿不愿意收,更得看眼前这位主事的將军,愿不愿意把他的话传给上面的大人物。
不然话说得再好听,上面的人听不到有什么用?
献的粮再多,上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回事,又或者三万余石粮草最后报上去的只有一万石,那又是怎么个说法?
所以说,此言既表感激,也隱晦地希望这位刘姓將军能在大人物面前多为文氏美言几句了。
就在这时,文正身后那位年纪稍轻的老者上前一步,目光却越过了刘禪,直接落在他身后的霍弋身上,语气带著几分激动和不確定:
“敢问这位少君,可识得南郡枝江的霍峻霍仲邈?”
霍弋闻言,神色微微一滯,而后先是看向刘禪,得到默许后,才跨前一步,拱手沉声道:
“小子霍弋,字绍先。
“乡老所言,正是先父名讳!”
那老者闻此顿时眼前一亮,仔细地上下打量霍弋,最后声色既感慨又激动:
“原是仲邈之子!难怪有伯信、仲邈兄弟之姿!绍先,绍先,绍先人烈志,好字,好字啊。”
刘禪与霍弋、诸葛乔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有些意外,细想却又並不意外。
这霍姓老者口中的霍仲邈,便是霍弋之父霍峻,霍伯信则是霍峻的长兄霍篤。
在汉室衰微、群雄割据的建安之世,霍篤凭家族势力在乡里聚集数百人,组建地方武装,霍篤早亡,霍峻便接掌了家族部曲。
刘表死后,霍峻归附先帝,拜中郎將,先帝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霍峻守葭萌城。
汉中张鲁遂遣將杨帛诱峻,求共守城。
霍峻对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
於是杨帛退去。
后来,刘璋遣將军扶禁、向存率万万人由閬水北上,攻围葭萌,一年不能下。
霍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扶禁、向存二將懈怠之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斩向存首级。
先帝定蜀,嘉霍峻之功,分广汉为梓潼郡,以霍峻为梓潼太守,领裨將军,在官三年而卒,还葬成都。 ↑返回顶部↑
所以说,战爭的胜利,確实比任何口头或文字的舆论宣传都要有用得多,战爭胜利的本身,就是最好的舆论宣传。
荆州人心可用。
“不知將军可是国姓?”那文氏老者见身前这位蓄著一副短须的年轻將军沉默,忽然问道。
“哦?”刘禪一滯,“我確姓刘,文老如何能知?”
那文正回忆道:“老朽观將军年轻英武,气度非凡,像极了……像极了六年前,在此地接见过老朽的一位將军。”
刘禪闻此一怔,心中瞭然,旋即接过话题道:“老先生好意,我代大汉將士领受。这三万石粮食,確可解我王师燃眉之急。此事,我必会如实稟报陛下。”
文正闻言,面上顿露喜色,心中大石落了一半:
“多谢將军!待王师克復夷陵,重振荆州之日,还请將军务必光临丹阳聚,让我文氏略尽地主之谊,以报今日引荐之恩!”
区区一个荆门文氏,一个小地方的小豪强,名不见经传,想要献美於汉,那也得看大汉愿不愿意收,更得看眼前这位主事的將军,愿不愿意把他的话传给上面的大人物。
不然话说得再好听,上面的人听不到有什么用?
献的粮再多,上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有这回事,又或者三万余石粮草最后报上去的只有一万石,那又是怎么个说法?
所以说,此言既表感激,也隱晦地希望这位刘姓將军能在大人物面前多为文氏美言几句了。
就在这时,文正身后那位年纪稍轻的老者上前一步,目光却越过了刘禪,直接落在他身后的霍弋身上,语气带著几分激动和不確定:
“敢问这位少君,可识得南郡枝江的霍峻霍仲邈?”
霍弋闻言,神色微微一滯,而后先是看向刘禪,得到默许后,才跨前一步,拱手沉声道:
“小子霍弋,字绍先。
“乡老所言,正是先父名讳!”
那老者闻此顿时眼前一亮,仔细地上下打量霍弋,最后声色既感慨又激动:
“原是仲邈之子!难怪有伯信、仲邈兄弟之姿!绍先,绍先,绍先人烈志,好字,好字啊。”
刘禪与霍弋、诸葛乔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显然有些意外,细想却又並不意外。
这霍姓老者口中的霍仲邈,便是霍弋之父霍峻,霍伯信则是霍峻的长兄霍篤。
在汉室衰微、群雄割据的建安之世,霍篤凭家族势力在乡里聚集数百人,组建地方武装,霍篤早亡,霍峻便接掌了家族部曲。
刘表死后,霍峻归附先帝,拜中郎將,先帝自葭萌南还,袭刘璋,留霍峻守葭萌城。
汉中张鲁遂遣將杨帛诱峻,求共守城。
霍峻对曰:『小人头可得,城不可得。”
於是杨帛退去。
后来,刘璋遣將军扶禁、向存率万万人由閬水北上,攻围葭萌,一年不能下。
霍峻城中兵才数百人,伺扶禁、向存二將懈怠之隙,选精锐出击,大破之,斩向存首级。
先帝定蜀,嘉霍峻之功,分广汉为梓潼郡,以霍峻为梓潼太守,领裨將军,在官三年而卒,还葬成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