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夷陵洞开!(8 / 9)
几名年轻將校互相对视一眼,不眼神中的犹豫一闪而逝,最后先后抱拳:“愿隨將军!”
有人站队,渐渐地,更多人也跟著应和,就连方才最迟疑的几人,也默默站到了队列末尾。
不论如何,今日大汉天子敢把他们这些人放到夷陵城外,既是对他们的信任,也是对他们的考验,要是过不了这一关,日后在汉军营中恐怕不会好过。
天上浓烟滚滚,城內火光冲天,夷陵城內人心不定,城头的吴军守卒適才也被嚇得慌乱不堪,好一阵才安定下来。
如此一来,便是隨廖式攻城,也未必会真死在此处,再说了,他们確不必身先士卒的。
见诸將校皆愿追隨,昭义將军廖式於是回到阵中,登上將台,对麾下將士扬声大喝:
“荆州乃大汉国土!你我俱生於荆州,长於荆州,既是荆人,亦是汉人,而绝非吴人!
“你我在大汉天子麾下,已二十余日,吃得比在吴军都好,住得比在吴军都好,陛下,大汉,根本没把你我当吴国降人,而视你我荆州人为大汉袍泽兄弟!
“今日,为陛下夺回荆州!
“也为我们自己夺回荆州!”
言罢,廖式率麾下荆州兵千余人出阵。
“杀!”
不论出於何种目的,两千余人怒吼匯成一股声浪,此起彼伏,廖式一马当先,率部冲向城北。
城东土山上。
赵车骑正准备鸣金收兵之际,却是忽闻城北鼓声大振,杀声震天,不由移步到视线佳处望去。
刘禪亦是起身,行至赵云身侧朝城北看了看,少顷发问:“城北是谁的部曲负责攻城?”
法邈不假思索:“陛下,乃是昭义將军廖式。”
刘禪微微一滯,看向赵云。
赵云神色一异,大约想明白了其间关键,当即唤来亲兵下令:“速命安国、辟疆率龙驤、虎賁之士往城北支援!”
法邈、张表、诸葛乔、霍弋等年轻二代看著这一幕,一时间也是面面相覷。
城北。
廖式所统將士,身著吴人衣甲,背负吴军认旗,唯脖梗与双臂缚赤巾,与吴军作为区別。
而眼下,这群“新附降卒”,在廖式诸將校的带领下,缘云梯衝上了夷陵城头,在牺牲了几十人后终於在城头站住了一小片空地。
城头吴军有不少都是荆州人士,见著这群身披吴人衣甲,背负吴人认旗,操著吴人荆楚口音,对自己喊打喊杀的“汉军”,不少人直接惊得发蒙愣住。
负责北面防务的钟离牧惊得汗不敢出,急忙大吼:
“缚赤巾者乃是蜀人,杀!”
普通士卒们虽然都能看见这些人脖梗与双臂缚有赤巾,但看著他们与自己身上相同的甲冑、认旗,惊慌失措下,哪里有心思去分辨,又哪里真能分辨出来?
而这些赤巾吴甲之人嘴里喊打喊杀时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荆州本地口音,更让越来越多荆楚本地將卒百姓懵得不知该如何是好,最后凭著本能四散逃离。
没多久,城北竟是大乱不堪。
而来自江东的吴人,又以为是自己人在闹叛乱,最后竟也是跟著胡乱奔逃,乃至自相残杀起来。 ↑返回顶部↑
有人站队,渐渐地,更多人也跟著应和,就连方才最迟疑的几人,也默默站到了队列末尾。
不论如何,今日大汉天子敢把他们这些人放到夷陵城外,既是对他们的信任,也是对他们的考验,要是过不了这一关,日后在汉军营中恐怕不会好过。
天上浓烟滚滚,城內火光冲天,夷陵城內人心不定,城头的吴军守卒適才也被嚇得慌乱不堪,好一阵才安定下来。
如此一来,便是隨廖式攻城,也未必会真死在此处,再说了,他们確不必身先士卒的。
见诸將校皆愿追隨,昭义將军廖式於是回到阵中,登上將台,对麾下將士扬声大喝:
“荆州乃大汉国土!你我俱生於荆州,长於荆州,既是荆人,亦是汉人,而绝非吴人!
“你我在大汉天子麾下,已二十余日,吃得比在吴军都好,住得比在吴军都好,陛下,大汉,根本没把你我当吴国降人,而视你我荆州人为大汉袍泽兄弟!
“今日,为陛下夺回荆州!
“也为我们自己夺回荆州!”
言罢,廖式率麾下荆州兵千余人出阵。
“杀!”
不论出於何种目的,两千余人怒吼匯成一股声浪,此起彼伏,廖式一马当先,率部冲向城北。
城东土山上。
赵车骑正准备鸣金收兵之际,却是忽闻城北鼓声大振,杀声震天,不由移步到视线佳处望去。
刘禪亦是起身,行至赵云身侧朝城北看了看,少顷发问:“城北是谁的部曲负责攻城?”
法邈不假思索:“陛下,乃是昭义將军廖式。”
刘禪微微一滯,看向赵云。
赵云神色一异,大约想明白了其间关键,当即唤来亲兵下令:“速命安国、辟疆率龙驤、虎賁之士往城北支援!”
法邈、张表、诸葛乔、霍弋等年轻二代看著这一幕,一时间也是面面相覷。
城北。
廖式所统將士,身著吴人衣甲,背负吴军认旗,唯脖梗与双臂缚赤巾,与吴军作为区別。
而眼下,这群“新附降卒”,在廖式诸將校的带领下,缘云梯衝上了夷陵城头,在牺牲了几十人后终於在城头站住了一小片空地。
城头吴军有不少都是荆州人士,见著这群身披吴人衣甲,背负吴人认旗,操著吴人荆楚口音,对自己喊打喊杀的“汉军”,不少人直接惊得发蒙愣住。
负责北面防务的钟离牧惊得汗不敢出,急忙大吼:
“缚赤巾者乃是蜀人,杀!”
普通士卒们虽然都能看见这些人脖梗与双臂缚有赤巾,但看著他们与自己身上相同的甲冑、认旗,惊慌失措下,哪里有心思去分辨,又哪里真能分辨出来?
而这些赤巾吴甲之人嘴里喊打喊杀时那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荆州本地口音,更让越来越多荆楚本地將卒百姓懵得不知该如何是好,最后凭著本能四散逃离。
没多久,城北竟是大乱不堪。
而来自江东的吴人,又以为是自己人在闹叛乱,最后竟也是跟著胡乱奔逃,乃至自相残杀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