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天子修德不修行(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地之大者,在阴阳。
  “阳为德,阴为刑,如今天下灾异屡见,蝗孽将生,大概便是天地向人间示警了。
  “《春秋》有云:『螟蝗,国之大灾,政失其道则生。』”
  曹叡闻此登时皱眉欲怒,可又很快将情绪压了下去:
  “朕自问继位以来,未尝敢懈怠政事。
  “然去岁大旱,今岁蝗生,关中之失,皇嗣早夭,一桩桩一件件,莫非真是朕德行有亏,上干天和,触怒了上天?”
  刘晔赶忙急色摇头否认:
  “陛下谬也!
  “臣闻古之圣王,但遇灾异,则避殿减膳。
  “今陛下避殿减膳已数,避不能避,减不能减,而旱不能止,蝗不能绝,可见德政不修者不在陛下,而在三公也。
  “陛下天子,代天牧民。
  “三公鼎辅,上应三台。
  “倘天下德政不修,其咎则首在三公辅弼之臣。
  “臣身为太尉,掌天下武事,却不能为陛下荡平蜀寇,以致有关中之败,陇右之失,此臣罪一也!”
  言及此处,这位光武帝之子、阜陵王刘延之后抬起头,老眼竟有泪光闪烁:
  “去岁至今,灾异不绝,臣每夜扪心自问,惶恐无地。
  “今蝗灾将有,正是上天警示于陛下,辅臣非人!
  “臣德薄能鲜,忝居高位,致此灾殃,若再恋栈不去,何以面对天下苍生?大魏万民?
  “臣请引咎去职,骸骨归田,以答天谴,退避贤路,如是,或可上慰天心,下安黎庶!”
  刘晔言罢,竟是伏地深深叩首。
  曹叡心有所感,赶忙上前将这位三朝老臣从地上扶起,沉默片刻,方才长叹一声:
  “太尉何至于此?
  “关中兵败,太尉远在洛阳,何罪过之有?
  “真若有罪,亦是朕调度失宜,蜀虏狡猾,岂能罪于太尉?
  “至于天灾去职……太尉之心,朕知之矣,然不可为。”
  就在此时,卫尉辛毗出列奏道:
  “陛下,太尉忠恳之心,天地日月实可鉴之。
  “然如今多事之秋,太尉终究国家柱石之臣,倘若骤然去之,恐伤国体。
  “依臣愚见,或可暂解太尉职,令太尉居领太中大夫,于府中思过修德,待天和恢复,再行起复,亦显陛下之心。”
  曹叡就着这个台阶,执刘晔一双老手缓缓点头,四目相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