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谷仓妖患(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阴司许你引路名。
  黄泉路上灯万盏,
  尽是生前赊账人.”
  临河的风气不知何时变得阴间起来,期间衙门没少找徐青谈话,但奈何人做的是正经买卖,巡房衙门的师爷、仵作、捕头捕快又多与他相识,便也都睁只眼闭只眼,权当年轻人瞎胡闹,等过了这一阵,兴许就好了。
  除了铺子生意一片欣欣向荣外,在这月余时间里,猫仙堂的香火也突破了万缕大关。
  人们口中常说的万缕香火,指的便是寺庙观宇的香火鼎盛到了一定程度,而万缕对标的往往都是些大寺大观。
  一个月时间,猫仙堂惩治放羊倌,推倒送子庙,降伏妖虎带来的后续影响才算彻底发酵,徐青也见证了堂口香火从每日一百来缕,增长到每日三四百缕的转变。
  不过等到今日,香火的增势已经有了颓态。
  徐青并不意外,毕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人,才是大多数。
  那些曾受过猫仙堂恩惠的人,能烧过一回香作为感谢,就已经算得上是内心虔诚,等再次想起祭拜的事,兴许就要等到逢年过节,或是有求于仙家时,才可能会燃起那一缕香火。
  期间隔壁纸扎铺的吴家嫂子有了儿媳陪伴,整个人也有了神采,徐青还给了张婉一个差事,让她帮忙经营纸扎铺相邻不远的寿衣店。
  这人只要有事做,心里就不会想太多偏激的事。
  有了张婉经营寿衣店,大壮、二壮兄弟俩便回了关门村,继续经营分堂香火。
  不过在关大壮离开之前,传堂的黄小六帮总堂圈来了一个活——津门贮谷粮仓闹鼠患。
  津门粮仓不比一般门户,里面仓廒众多,看管粮仓的啬夫、仓佐平时没少为这些耗子置气。
  耗子药没少下,猫也没少请,可就是不起效果,直到廪吏官巡察时,看见了粮仓里一闪而过的硕大鼠影,方才明白这是有耗子成了气候,当了鼠王,所以才不食毒饵,不惧那些凡猫。
  徐青从黄小六口中得知此事后,便带着玄玉和关大壮一块儿去了趟津门府城。
  若是黄小六圈来别的活,他还不敢打包票,说有把握解决,但闹耗子这事儿.
  他猫仙堂里的大猫小猫又不是摆设。
  来到津门府,徐青依照路数,央请口才好的郭东阳当说和人,寻那掌管粮仓的廪吏官,引荐自家的堂口。
  大雍朝这些年多灾多难,隆平帝在位时,常不思己过,反而将国运连年不顺的原因,尽数归咎在鬼神外物身上。
  当时隆平帝不舍得下拨赈灾款,却舍得费大批钱银,用来督造高逾百丈的祭天台,同时推行祭典仪式,主张哪里不顺祭哪里。
  景兴皇赵冗‘荣登’皇位后,不光继承了大统,同时也继承了快要修建完成的祭天台,而雍朝的祭祀之风也被赵冗推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在徐青眼中,大雍的祭祀之风,在某种意义上也能反映出它病入膏肓的程度。
  不然津门帮被剿灭后,官府也不会在埠口举办佛事,让白水寺的和尚开讲佛法了。
  津门贮谷粮仓的廪吏官显然也深谙此道,既然猫仙堂有这么灵验,那就从廪库里拨些钱粮,用来做祭祀法事。
  按道理猫仙堂并不需要这些表面文章,但人廪吏官说了,若是你不肯接受大办,那粮仓的事,便也不用你猫仙堂办了,他去找白水寺的和尚也是一样。
  和尚抓老鼠
  徐青很难想象廪吏官是怎么把这两样东西凑到一起的,这业务它也不对板啊!
  玄玉倒是因为祭祀仪式的事兴奋了一整天,这可是大庙大观才有的待遇,猫仙堂能让官府如此对待,岂不是说它和徐青开的堂口也步入了上流圈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