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宋煊是个黄毛?(5 / 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也不知道是不是吕夷简等人在背后推动的。
  “十二哥,我也听闻你派犯人来清理沟渠,为了防止洪水席卷东京城,可是如今各处都热的不行,连汴河水都下降了。”
  赵祯顿了顿开口道:“这雨能来吗?”
  “一般而言,大旱之后出现洪水的概率会很大的。”
  宋煊扇着扇子道:“因为自然灾害绝不是孤生,而是相伴而来。”
  “你方唱罢我登场才是常有的事。”
  “六哥儿,强如汉唐,也遭不住连年的水灾旱灾。”
  赵祯点点头:“这么说,根本就用不着求雨?”
  “雨如果是人能求来的,世上怎么可能没有长生之术呢?”
  宋煊嘿嘿一笑:“难不成官家还相信所谓的神明?”
  赵祯晚年就是大旱的时候亲自求雨,还不用伞盖,让自己暴露在炎炎烈日之下。
  更不用说在他在除夕夜大雪不止,在宫里光着脚祈求上天,连被子都不盖。
  当然也是赵祯性子实诚,这种事本来就是表演,哪有真演下去,不知道休息的?
  老年生活尚且如此做事,身体能好的了吗?
  五十三岁就完犊子了。
  还不如他那放纵的爹活的时间长呢。
  这种不单单是灾害,更多的是政治理论。
  “天人感应,灾异示警”更是深入人心。
  甚至可以说是帝王统治天下的思想基石。
  政治缺失、民间疾苦都是要“上达天听”的,然后以自然灾害的形式向皇帝提出警告。
  皇帝必须要心怀敬畏,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悔改之意。
  基础就是避正殿,少吃饭,进一步扩大言路,最重的是下罪己诏。
  赵祯还真的为了求雨下过罪己诏。
  相比于旁人虚伪的政治表演,赵祯他是真的与百姓共情,也不偷奸耍滑,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身体还能不能受得住。
  纵然此举不能改变百姓实际上的损失,但是也会让受灾百姓心理得到一些安慰。
  其实这背后也有一些“文臣”操纵,他们借着对灾害信息的政治性解读,挟天之力对皇帝进行规谏,以此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赵祯自小被“规训”的很好,无论是刘娥还是教导他的那些大臣。
  赵祯的“恭俭仁恕”并非天生的。
  他六岁就受到良好的儒学教育,至今都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
  赵祯是在潜移默化慢慢养成的“畏天变”而爱民力的性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