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人见人爱小娘娘(12 / 15)
“什么好办法?”
杨太妃倒是来了兴趣,想要听一听,因为她这钱原本就是打算捐赠出去,建造一个道观的。
相比於刘娥喜欢礼佛,她更喜欢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那便是从那些寺庙和道观收钱。”
“啊?”
杨太妃是知道许多权贵都会出钱兴修各种寺庙道观的,以至於如今香火十分鼎盛。
“禎儿,你如何能向出家人收钱?”
“小娘娘,这有什么不能的!”
赵禎斩钉截铁的道:
“东京城的这些出家人拿著我们供奉给佛祖的钱,去放高利贷,逼死人命,让人家破人亡的事,我也听说过,这符合佛家的慈悲济世的理念吗?”
“他们的度牒都是我大宋颁发的。”
“既然他们想要放高利贷盈利,那就该给朝廷上税。”
杨太妃听著赵禎的解释,確实是这个道理。
不光是寺庙等会放高利贷,稍微有点实力的人家,都会开一个“解库”。
当然大宋律法是不允许官僚做高利贷业务的,可是他们的家人不是官僚,自是能钻这个空子。
特別是官员借贷这件事在宋真宗时期也是必须要杜绝的。
杨太妃是陪在宋真宗身边批阅奏疏,所以对於这件事有印象的。
可政策是政策,现实是现实。
有政策並不能杜绝官员之间的借贷。
因为许多官员家庭並不富裕,许多普通官吏不贪污受贿,根本就无法靠著朝廷俸禄养家餬口。
大宋文官的待遇好是好,可也得等你把品级升上去再说。
更不用说不少读书的学生在没有当官之前,很难有稳定经济来源,为了买书求学赶考,许多人都是靠著借贷来的。
他们当官之后先还这部分贷款,然后后面再借,就更容易了。
不过杨太妃觉得朝廷向这些寺庙道观收税,想必是极为困难的。
她有些担忧的跟赵禎说了这些话,而且她也不相信这个主意是赵禎想出来的。
赵禎以前是个乖孩子,绝对不会如此冒失。
但是宋状元做事就比较激进,他虽然为大宋朝廷著想,可是也会得罪一帮既得利益者。
这群人也会在背地里记恨宋煊的。
杨太妃把自己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並且让赵禎不要如此操作。
若是要用来接纳灾民,到时候把她攒的钱拿去用。 ↑返回顶部↑
杨太妃倒是来了兴趣,想要听一听,因为她这钱原本就是打算捐赠出去,建造一个道观的。
相比於刘娥喜欢礼佛,她更喜欢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那便是从那些寺庙和道观收钱。”
“啊?”
杨太妃是知道许多权贵都会出钱兴修各种寺庙道观的,以至於如今香火十分鼎盛。
“禎儿,你如何能向出家人收钱?”
“小娘娘,这有什么不能的!”
赵禎斩钉截铁的道:
“东京城的这些出家人拿著我们供奉给佛祖的钱,去放高利贷,逼死人命,让人家破人亡的事,我也听说过,这符合佛家的慈悲济世的理念吗?”
“他们的度牒都是我大宋颁发的。”
“既然他们想要放高利贷盈利,那就该给朝廷上税。”
杨太妃听著赵禎的解释,確实是这个道理。
不光是寺庙等会放高利贷,稍微有点实力的人家,都会开一个“解库”。
当然大宋律法是不允许官僚做高利贷业务的,可是他们的家人不是官僚,自是能钻这个空子。
特別是官员借贷这件事在宋真宗时期也是必须要杜绝的。
杨太妃是陪在宋真宗身边批阅奏疏,所以对於这件事有印象的。
可政策是政策,现实是现实。
有政策並不能杜绝官员之间的借贷。
因为许多官员家庭並不富裕,许多普通官吏不贪污受贿,根本就无法靠著朝廷俸禄养家餬口。
大宋文官的待遇好是好,可也得等你把品级升上去再说。
更不用说不少读书的学生在没有当官之前,很难有稳定经济来源,为了买书求学赶考,许多人都是靠著借贷来的。
他们当官之后先还这部分贷款,然后后面再借,就更容易了。
不过杨太妃觉得朝廷向这些寺庙道观收税,想必是极为困难的。
她有些担忧的跟赵禎说了这些话,而且她也不相信这个主意是赵禎想出来的。
赵禎以前是个乖孩子,绝对不会如此冒失。
但是宋状元做事就比较激进,他虽然为大宋朝廷著想,可是也会得罪一帮既得利益者。
这群人也会在背地里记恨宋煊的。
杨太妃把自己心中的担忧说了出来,並且让赵禎不要如此操作。
若是要用来接纳灾民,到时候把她攒的钱拿去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