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合该有此劫(月底求个月票)(13 / 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诸如天津蓟州区的独乐寺,始建于辽统和二年(984年),梁思成曾评价其“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
  辽国密探虽然不理解,但是也能明白,兴许能够通过这件事给大宋找点事情去做。
  若是宋国的僧人都心向辽国,这未免不是一件天大的功劳啊。
  不光是正统国家的争夺,正统佛教,辽国也愿意争夺。
  因为大辽宣称自己继承的是唐朝正统。
  他们以前是沐浴在天可汗的光辉下,但是老大哥倒了,他们这帮作为小弟混出头崛起了,契丹建国的时候,大宋连个影子都没有呢。
  大辽前几代皇帝还没有那么自信,对于中国文化是有些自卑的,认为自己是蕃人,不配坐在中国的正位上。
  但随着国力增强,他们自称炎黄子孙,将尧舜视为祖先,并且在墓志铭以及国书当中明确使用中国称谓,强化文化认同。
  自从澶渊之盟签订后,契丹对于自己是正统这件事就越发的认同。
  因为在国书上,虽然宋朝写了契丹,但是还写上了南北朝,这就说明宋和辽是平等的两个国家,并不是中国与狄夷的关系。
  当时王曾职位不高,看出来不妥,给真宗皇帝上疏,请求他抹去南北朝,因为这三个字就表明了咱们跟他们平起平坐,太给他们脸了。
  但是为时已晚,国书都到了契丹人手中,属于木已成舟,无法改变了。
  可在日常外交上,宋朝依旧把辽国是这的座位安排在后面,宋朝使者去辽国,要坐在朝堂上最靠前的位置。
  只能在这上面争一争了。
  西夏李明德派来的细作,对此也表示不解。
  因为西夏与佛家之间的联系,也是十分的紧密。
  为此,西夏还派人来宋朝求赐佛经,然后建造佛塔来供奉,主要也是通过宗教来巩固自身的统治。
  但是宋朝并不需要佛家来维持统治,儒家对于佛家也是极为防范的。
  更不用说真宗皇帝对于道教更多的信任,这份超规格待遇并没有因为刘娥礼佛就转变过来。
  赵祯他们高兴的在这里喝着羊杂汤泡馍。
  但是大相国寺的事情,连带着方丈都被惊动了。
  几个僧人坐在一间房里商议。
  “方丈,我派人去打听过了,不仅是咱们这里,连带着其余三院皆是有大批禁军前去借贷,他们是受到枢密院的驱使。”
  “枢密院?”
  方丈胡须白,他手里念着佛珠,细细思索。
  “方丈,我们不能在往外借贷了,若是他们都不还钱,怕是多年财富便会亏空。”
  “是啊。”
  “他们集体来借,到时候一个人都不还,无忧洞、没命社都不敢去招惹他们。”
  “此事既然是枢密院所做,那我等还是要去面见大娘娘,请求她下令制止。”
  方丈手里的佛珠依旧没有停止转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