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以工代賑,两难自解(5 / 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日一早,晏殊就安排陈尧佐继续去测量,为工程做好准备。
  尤其是天气炎热,会让许多水都消失。
  到时候也方便填充决口。
  如今首要任务是救灾。
  宋煊隨著晏殊回去。
  一路上倒是瞧见运兵船来来往往的,再有灾民也会聚在东京城四周。
  目前还没有被充许进去。
  钟离瑾正在与同僚忙著賑济百姓,作为信佛之人,在这方面他是非常上心的。
  甚至要求熬粥都要筷子不倒。
  宋煊瞧著吃饭的灾民越来越多,不缺乏东京城內来的人假扮灾民之人。
  “照如此賑灾下去,东京城的粮价怕是飞快的上升。”
  晏殊也看出来了。
  真灾民假灾民都混在里面。
  甚至已经有牙人抢著喝粥,顺便询问灾民的儿女媳妇卖不卖之类的了。
  虽然在大宋没有什么奴隶制度,多是僱佣的,可是进了青楼之类的,那就算不得僱佣了。
  眾人也没多说什么,而是直接进了城,晏殊特意在去卖粮的地方看了看。
  宋煊都不用猜测,粮价肯定会上涨,而且幅度也不小。
  因为平日一石粮食的价格在七百文左右,那就是一斤在六文钱,
  平日里普通零工或者佣工买上一日十斤米那是没问题的,就算是冬天苦寒之日,朝廷救济百姓,也是每日给二十文。
  二十文是低保,可以在东京城维持基本的生存。
  宋煊警了一眼粮价:“每斗已经到了七百文了!”
  十斗等於一石,以前才七百文,不足一贯。
  现在粮价大幅度上涨,寻常百姓想要购买那也是十分的困难。
  宋煊现在明白为啥许多人都去冒充灾民了。
  实在是靠著自己那点钱买粮食,吃不起。
  能占朝廷的便宜,就占吧。
  晏殊也看见粮价了,他心中暗暗嘆息一声。
  每次遇到灾祸都会涨价的。
  在没有种植占城稻之前,江浙饥荒时,米价一度被商贩哄抬到每石一百二十贯,甚至一百八十贯。
  可谓是有价无市,甚至人相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