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以工代賑,两难自解(7 / 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二人异口同声的叉手见礼,让本来有些心疼的刘娥,心里確实是不乐意了。
  讲规矩的臣子,那都是大娘娘在前,官家在后。
  可眼前一个是皇帝自幼的伴读,一个是皇帝钦点的状元。
  在这种场合,按照礼仪来说,皇帝的政治地位本来就比皇太后位置高,他们二人的话也没错。
  “二位辛苦了,滑州情况如何?”
  “回大娘娘的话,比预计当中的要严重。”
  晏殊拿出拼凑画好的水图,以及他们这些臣子针对此事的奏疏,全都交上去了。
  宦官杨怀敏亲自与人共同展开水图,让宰相们以及三司使的人去看。
  王曾面露难色,他本来就强行往大了估算洪灾,可是看实际情况,还是自己想的过於侥倖了。
  当真是要比想像当中还要麻烦。
  “你们离开的这段时间,老身与大臣们全都在討论此事,有人说可以堵塞,有人反对说不可行。”
  刘娥的眼睛都没有从那副水图上拔出来“你们都从是从现场视察回来的,说说滑州这口子,能不能堵上?”
  “回大娘娘的话,能堵,但是按照五十万贯的预算,只能堵一点点。”
  晏殊直接就把问题给拋出来了:
  “我们在现场討论过后,谁都没有说服谁,所以都各自写了奏疏,请官家、大娘娘与诸位相公商议。”
  刘娥本以为按照惯例五十万贯都是绰绰有余的,未曾想洪水淹没如此多的地方。
  光是安置灾民,平定粮价就会支出许多,更不用说堵上决口所需要的物料。
  刘娥瞧著几个善於水利之人的奏疏,从里面掏出宋煊的名字,差人把其余人的分发给王曾等宰相。
  吕夷简拿著陈尧佐的奏疏先看,他是详细描述了灾情的严重性和工程的紧迫性,请求朝廷增加拨款。
  然后利用官府现有的资源,请其他州府进行支援,徵调百姓参加役,参与建设工程,
  同时还要截流,便是压缩各地州府不必要的开支,將节省下的资金用於治河。
  比如鼓励各级衙门一个月不进行宴会之类的。
  最重要的是减免滑州的上供税收,將这部分钱粮留用本地,投入救灾和水利建设。
  吕夷简又细细的看了一遍,他觉得陈尧佐的这份奏疏,挺全面的,倒是常规的解决方法。
  然后他就与其余人交换著看。
  程琳则是提出了让富户捐输的想法,由他带头捐出自家的米粮煮粥賑济灾民,希望带动其余官吏和富户效仿。
  最后是请求停止所有的土木工程和营造活动,並且免除遭受灾害的州县的租税和劳役。
  王曾也大差不差的看完了,他想要看宋煊的,但是大娘娘丝毫没有往外放的意思。
  难不成是写些许冒犯的话?
  毕竟每次出现天灾,不是大娘娘、官家背锅,就得是他们这帮宰辅背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