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你这消息保真吗?(6 / 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打上“进口的”这个標籤,就会让你的身份显得更高贵,你很有实力的意思。
  那就是脸面的溢价了。
  不少人都愿意为这个溢价钱。
  宋煊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还能遇到这种思维。
  “怎么,难道你认为大辽的丝绸比大宋的要好吗?”
  “倒是没有这个想法。”
  宋煊哈哈笑了几声:“刘六,你们大辽闹灾吗?”
  “当然。”
  耶律庶成变简单的说了一下山西四州(云、应、朔、寰),那里以前经常遭受战爭和饥荒双重困境。
  自从不与大宋作战后,晋国王(韩德让)下令减轻赋税,以此招徠流民,鼓励垦荒,粮食歉收,也会免除百姓农器钱,平抑各郡物价。
  这些政策一直都流转下来,平稳的运行。
  听著这些话,宋煊觉得韩德让的政策很明显就是在给大批汉人进行让利,让他们安心在大辽生活。
  这些汉人渡过灾荒之后,再上缴赋税,充实大辽的国库。
  大辽主体民族是草原部落,他们一般都是放牧打猎,只有少部分受到汉人影响的渤海人、契丹人和奚人会搞种植业。
  牧民上交牲畜,农民上交粮食,都有不同的赋税和役。
  而且宋煊认为如今的辽国实力不弱,他们已经把燕云十六州和平经营了二十多年。
  纵然是最开始几年或许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时间一旦拉长,一代人都出来了,种田的反哺的好处也该出现了。
  辽国人的二元经济,推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使得草原地区的畜牧业和南部、东部地区的农业並行发展。
  而且耶律隆绪是非常愿意大力发展农业的,对於农田这方面有过特別的交代,不允许契丹百姓去农田打草谷。
  百姓大多延续本民族的传统生產方式活下去,效果显著。
  长久下去,宋朝收復燕云十六州的窗口会越来越小。
  宋煊喝了口茶,一时间不知道要说什么。
  政策当真是好政策,而且听他的意思实行的也不错。
  他从耶律庶成的话里听不出有什么民族、阶级矛盾,若是想要发现其中的漏洞,宋煊觉得还是得自己亲自去跑一趟瞧瞧。
  兴许能看到其中的裂口,方便找出应对办法。
  “如此说来,因为吏治,大辽已经进入鼎盛阶段了。”
  “哈哈哈。”
  面对宋煊的吹捧,耶律庶成確实是有些不自信的:
  “比不得大宋的一些方面,还是又差距的。”
  因为大辽的吏治当真没有自己说的那么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