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宋煊的传说(8 / 15)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赵禎当然知道李世民与魏徵之间的君臣关係,宋綬一直都在给赵禎教授唐史。
  只不过因为双方都忙碌,所以教授学习,也不跟学生似的需要天天都上课。
  君臣二人在这里畅想未来。
  在东京城游玩的这些契丹贵族,可是没少听到有关宋煊的事跡和名號,竟然都是同一个人。
  倒是让他们觉得耶律宗福输的不冤。
  但那也都不妨碍大家攻击他。
  不光是赔钱的事,他一个外族人,轻易获取陛下的欢喜,那也著实是让人心生嫉妒之事。
  吕德懋让使团当中的杨信去外面打探一下消息。
  杨信也是大辽的状元,自幼好学,算是个奇才,与神童不搭边。
  宋朝派遣梅询来辽国,他们之间多有唱和之作。
  而且屡次受到梅询的夸奖,自此当上翰林学土。
  此时杨信便是来拜访好友梅询(梅香竇臭那位)。
  梅询见杨信来了,自是热情招待。
  杨信便开始吹嘘起在东京城听到宋煊的传言,以及他作为副使接待大辽的使者之事。
  梅询因寇准受到牵连,如今也总算是回到了中央,任给事中、知审官院。
  因为宋煊判王齐雄死刑的案子,他正巧是知道的。
  对於宋煊,梅询以前也是听闻过的,毕竟竇臭就是因他而死。
  可是那个时候梅询还在外地为官,没有心思关注。
  “宋状元是难得的人才。”
  梅询也端起酒杯笑了笑:“他的治民手段,老夫拍马怕是都赶不上的。”
  杨佶不解。
  因为在他的认知当中,梅询是一个相当有本事的人,出身大族,而且门生部属在朝堂为高官的也有不少。
  他不应该如此吹捧一个晚辈啊!
  尤其是宋煊还不是他的学生。
  在杨看来,这种师徒关係,在大宋应该更加被看重的。
  没有师承关係,还要拉他吗?
  “还望梅昌言解惑。”
  梅询看著是读书人。
  可他对於战事十分的感兴趣,是个激进派,也喜欢结识豪杰。
  他对於曹利用等武夫並不排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