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返乡(13 / 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全都觊觎我中原地大物博,商品货物繁荣,辽国能费三年岁币来购买那件琉璃宝器,他们就不会想着继续增加岁币吗?”
  “西夏就不会效仿大辽,想要我大宋给他们岁币吗?”
  “这些都是不可不防的事。”
  “我虽然没有上马作战的本事,但是我希望我的弟子们有那么一两个,可以在这方面为国效力!”
  宋煊瞥了一眼王洙,虽然王洙就大自己一届榜单,但是已经是三十多岁的人了。
  年纪小能够中进士的好处就在这里。
  若后世二十岁才上大学,确实比同龄人晚了。
  宋煊是没想到王洙还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对于异族人的看法很准,而且还是从历史规律里寻找出来的。
  不是自己因为情绪所臆想的。
  “夫子,书读的多,还是开阔视野,特别是读史书。”
  “不错。”王洙点点头:
  “无论是皇帝还是官员都要多读一读史书,因为从周天子到如今,已经过去千余年了,许多事都是在重复发生。”
  “杜十三所言: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宋十二,我虽然知道你平日里公务繁忙,可是也不要以此为借口,要多读书,还要读史书。”
  王洙语重心长的看着宋煊:
  “特别是唐史,我们大宋要避免唐人那样由盛转衰,晚唐到五代十国有多惨,都在书上记录着。”
  “大家都不会记得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有多强,只会大肆宣扬安史之乱,黄巢之乱,以及各路节度使杀人如麻,吃人习以为常。”
  “升斗小民,离盛世太远,离兵爷的肉锅太近。”
  宋煊不是第一次听说宋人继承的不是那个昭昭有唐,天俾万国的大唐,而是武力至上、道德沦丧,秩序崩坏的各方割据势力。
  直到大宋建立,中原各地依旧有其余割据政权,连带着契丹人的大辽都没有解决。
  本来定难军的主嗣都投降大宋了,偏偏余脉李继迁跑出去又建立起来西夏割据政权。
  宋真宗那也是怕王超想要复刻他祖上的手法,能和谈就和谈,后面还要给王超升官做给契丹人看;
  萧太后觉得主帅突然死了,背后还有大宋十多万人,怕给她们包饺子,一旦战败,母弱子幼,兴许就被夺权了。
  她认为王超不动如山,那绝不是不听宋朝皇帝命令的缘故;
  所以澶渊之盟不光是宋辽之间的事,内部也都各有各的考量。
  宋朝最主要的就是如何避免再次杀人如麻的深刻历史教训。
  “夫子所言极是。”
  宋煊赞同了一句:“有些坑明明知道是坑,可偏偏也会往里跳。”
  “人性使然。”
  王洙悠悠的叹了口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